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的周彩存等回顾性分析ALK变异对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发表在2020年8月的《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Qiao M, et al.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0 Aug;9(4):1452-1463. doi: 10.21037/tlcr-19-346.】
研究背景
2007年,首次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ALK基因重排,后续出现许多针对该靶点的抑制剂,如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NSCLC患者,常见的融合基因重排为EML4-ALK,其变异体有近20种,最常见的变异体l(EML4 13号外显子与ALK 20号外显子融合,E13;A20)、变异体3a/b(EML4 6a/b外显子与ALK20号外显子的融合,E6a/b;A20)。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的周彩存等回顾性分析ALK变异对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发表在2020年8月的《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收集上海肺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诊断为伴有ALK变异的NSCLC患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均完整。ALK基因重排的检测方法是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ALK变异体检测方法是sanger测序。根据变异体的分类,将患者分为变异体组和非变异体组,研究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失败时间(TTF)等。
结论
由此可见,伴有ALK变异体1的肺癌脑转移,肿瘤侵袭性强,预后更差。相对于ALK变异体1,非变异体1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