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拉什大学神经外科的Won Hyung A. Ryu等回顾性比较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与PEEK植入物进行1-3节段ACDF患者的影像学、症状性骨不连发生率、临床数据和患者的结局报告评分,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骨不连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于2021年6月的《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Ryu WHA, et al. Neurosurgery. 2021 Jun 15;89(1):94-101. doi: 10.1093/neuros/nyab079.】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颈椎退行病变手术治疗常用方式。ACDF成功的关键是实现融合,骨不连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融合手术的常用材料,具有临床易用性、射线可透性和低弹性模量等特点。但PEEK的疏水性质阻止骨结合,有植入后失效的潜在风险。最近有研究报告指出,使用PEEK植入物的骨不连发生率较高;同时,对多节段ACDF术中使用PEEK的融合率和患者的结局报告(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研究,仍然缺乏。因此,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拉什大学神经外科的Won Hyung A. Ryu等回顾性比较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与PEEK植入物进行1-3节段ACDF患者的影像学、症状性骨不连发生率、临床数据和患者的结局报告评分,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骨不连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于2021年6月的《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纳入404例患者中,194例符合研究标准;其中79%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21%使用PEEK材料。除年龄外,两组患者术前人口统计学变量相当。影像学上,PEEK植入物的骨不连发生率较高(39%:27%;P=0.0035)。然而,同种异体移植物组进行后路内固定患者的骨不连比例较高(14%:3%;P=0.039)。此外,影像学显示,年轻、吸烟和多节段手术患者发生症状性骨不连的风险更高。
研究者总结指出,影像学上,ACDF术中使用PEEK植入物患者的骨不连发生率显著高于使用同种异体植入物的患者。除植入物材料外,年龄较小、主动吸烟和手术节段数量等因素是融合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考虑到对患者的结局报告中的骨不连影响,围手术期优化相关控制因素和手术计划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