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发布 | 1459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术”说卒中」第17期丨Willis®治疗左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高修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专栏寄语

微创®神通是一家专注于神经介入业务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掌握脑血管医疗器械关键设计制造技术,运用精尖技术开发创新产品,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精准、安全、有效的医疗方案,致力于成为“脑卒中全解医疗方案提供者”。


为共同展望神经介入领域术式与器械的新发展、新趋势,微创®神通特创「“术”说卒中」专栏,致力于向神经介入医生分享脑血管疾病微创®神通解决方案的经典病例、经验技巧及临床数据等资讯。


血泡样动脉瘤具有瘤壁脆弱、瘤颈宽大等特点,主要通过外科(开颅夹闭、瘤壁加固、血管缝合等)和血管内介入技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PED)进行治疗,但仍然术中风险高,预后差。近年来,血管腔内隔绝技术(或称血管腔内重建术)克服了这些难题,在复杂脑血管病变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肯定疗效。患者为59岁女性,因突发意识昏迷4小时急诊入院。头部CT见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造影见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即刻急诊全麻下行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清醒,出院时患者已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功能障碍。可见Willis®覆膜支架为血泡样动脉瘤等复杂脑血管病变的治疗带来了更快更好的疗效。



0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59岁,于2021-07-12入院。

病情特点:因“突发意识障碍4小时”。

既往史:有支气管扩张症病史。


入院查体:嗜睡,GCS:12分,四肢肌力4级。


头胸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支气管扩张。


02

术前影像学检查




头胸部CT




术前工作位




术前3D图像

术前测量。

动脉瘤前后端有脉络膜前动脉和眼动脉。


03

治疗经过

手术计划方案:

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手术预案:决定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来处理

手术风险:术前测量动脉瘤前后端有脉络膜前动脉和眼动脉,距离过短,不易让开,术后发生偏瘫或失明风险极高。


04

手术过程

1
 导丝建立通路

2
 中间导管到位

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

3
 Willis®覆膜支架输送到位

4
 术后即刻动脉瘤不显影


05

术前术后对比



术前影像

术后Dyna CT


术后影像


通过Dyna CT可以看到支架与血管贴壁良好。


术后3D动画



术后CTA


出院时:



术者介绍

高修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血管组

擅长各种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脑血管狭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