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1日发布 | 4311阅读

肢爱择善 龙行祥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规范化诊疗云学院大咖访谈-刘丕楠教授

刘丕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海报.jpg



随着现代医学中神经外科领域的迅猛发展,实现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规范化诊疗已是大势所趋。为推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治疗水平的提升和规范化诊疗的普及,诺华制药神外资讯携手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聚焦规范化诊疗,共同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天坛医院刘丕楠教授,与众多神经外科同道交流分享临床经验。




神外资讯

刘教授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所在单位在垂体瘤当中的一些工作?


刘丕楠教授:

非常高兴这次有机会跟大家见面。我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我所在工作的病区是神经外科肿瘤疾病区,我们每年手术治疗垂体肿瘤400多例,应该说也是在国内数量比较多的一个神经外科诊疗的中心。同时我们专业组我们这个团队也是在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这种多学科诊疗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在过往的这些追求的整个的治疗当中,有很多我们的体会和经验。借这个机会,我也很高兴的愿意把这些东西在这个平台上给大家做一个分享,谢谢大家。


神外资讯

好的,您说到MDT模式,这是现在已经非常普及的一个诊疗模式,肢端肥大症在诊断时,他的病程可能已经到了数年甚至10年以上,并伴有多种并发症,这样的一个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临床专家们所推行的一种管理模式,您是如何评价这种MDT诊疗模式的?一般是如何去执行这种模式的?


刘丕楠教授:

现在越来越多的治疗垂体疾病的一些专家们,不论是神经外科的医生,还有内分泌科的医生,包括影像临床检验等等方面的专家都意识到了,大家应该齐心协力的进一步来提高垂体肿瘤的治疗的水平。MDT的工作方式,因为好多年前大家都提起来,现在越来越多在大的坠流治疗中心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那么在我们医院也是,实际上我个人理解 MDT的这种诊疗的模式,不一定非要追求各种形式上的,比如说把科室构建的非常的庞大,实际上在真正的学术内容上,包括临床工作的这种衔接上做到非常好,也是很有很好的效果,在我们医院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我们医院的神经影像,包括神经内分泌,包括我们的实验室检验病理,在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垂体瘤方面都有很好的一个积累,尤其是我们神经外科每年做垂体瘤数量非常多,所以我们的 MDT工作的方式是普遍的存在的,很多年一直在持续的,所以我个人也非常的推荐和支持,也在倡导这种MDT的治疗方式,在垂体瘤治疗当中的一种广泛应用。


我记得是在今年的8月25号,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要在更广泛的推进垂体瘤 MP诊疗的这种方式,我们这篇文章发表在8月25号的健康报上,应该是一个周三,所以说希望大家把这个概念更多的做一个普及。


神外资讯

谢谢您对MDT治疗模式的一个宝贵见解。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您对患者教育、患者管理有什么宝贵的心得可以与我们谈一谈?


刘丕楠教授:

其实肢端肥大症它神经系统的损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说到底它是一个内分泌的广泛的损害,你包括神经系统的这种肿瘤,它引起的这种适度的损害,包括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引起的全身度过脏器的一种损害。


所以在病人其实我们发现的现象是很多病人有污染物质的一个情况,因为病人包括炎毛的改变,包括一些睡眠呼吸暂停寒症等等,这些很多都是由于垂体生长激素增高,脂端肥大症的一个表现。


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对这些病人加强一些宣教,让大家更多的普罗大众了解到这些的表现,或者说这种临床的这些异常,有可能是生长激素增高,肢端肥大症的一个表现。


另外对于这样的病人,无论是微手术期还是手术之后,包括系统治疗之后,长期的随访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最终我们要让病人无论是在神经系统的损害方面,还是在整个内分泌的损害方面要完全的恢复,要去除它各方面的损害,最终让病人有一个最好的状态回到他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长期的这种病人的随访宣教,包括病人的管理以及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使用,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神外资讯

正如您刚才所说,患者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您认为在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治疗中,有哪一些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和克服的吗?


刘丕楠教授:

首先在垂体瘤整个治疗中的一个诊断上,包括影像,包括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包括对整个病人随访周期,包括综合的调理和治疗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话题。


那首先刚才我们提到一部分疾病的早期的诊断其实非常的重要,现在我们由于整个老百姓的生活的水平越来越高,我们有了更多的一些体检的机会,所以说这些基础的知识应该让更多的我们所说的这种全科医生有所掌握,让他们更早的更多的筛选出这样的病人,然后进行早期的治疗,包括在对脂端肥大症内分泌标准的控制上,那么现在越来越严格,因为早期我们采用的是2.5纳克的标准,现在普遍采用的是一纳克标准,那么在美国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了0.4纳克标准,所以说这个标准越来越严格,对应的它的愈后会越来越有保障,包括对临床的涉及到外科这块手术方式的一个采用,内镜可能是更微创的一个方式,但是多种的这种外科的手术录入的合理的采用,是对外科医生更高素质的一个要求,包括在整个伪手术期,包括心脏呼吸等等,各个系统的功能的这种调节也都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包括还有术后病人长期的这种随访,长期的功能这种调理,包括对病人愈后的一些指导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一一些话题,很重要的话题。包括现在发展的比较多的一些早期的利用一些核医学的手段,对垂体瘤的内分泌功能的一些标定,那么可以比较早的发现一些可疑的一些有功能的一些垂体瘤,这都是一些很好的方法。


所以说对肢断肥大症我们应该加以更大的一个重视,因为它不单纯是一个神经系统神经外科参与的,而且是一个多学科累积的应该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应该把握一些关键的环节。


神外资讯

感谢您的点评,您刚才在回答中提到了生化指标控制越来越严格的这样一个趋势,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生化控制标准的?对于患者来说,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全面影响?


刘丕楠教授:

因为这个激素作为一个非常体内重要的一种物质,它的正常的水平往往是在一个范围内。那么我们把无论是疾病引起,我们说是治疗安培达症的这些诊断的标准,还有说治沙培达这种治疗之后,它的一个痊愈的标准,我们最终还是做了一些临床的研究,当然这个研究是在国外在西方发起的,那么最终还是按照它的生存的曲线,如果它的生存曲线达到了正常人的这种平均的生活生存曲线,等于说它的寿命达到正常的一个平均水平的话,那么认为激素水平控制的是合适的。


所以在早期从2.5~1.0到大家现在最严格的采用0.4这个标准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得出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对治乱肺大症的病人控制内分泌的水平,我们有很多的手段,主体的手段,包括手术的切除,包括现在用ssa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包括也会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把生长激素控制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无论是从最早期的2.5到现在的1.0,到现在有可能我们将来过渡到了0.4,都是这样的一个标准。


神外资讯

生长抑素等药物已经开始逐渐进入临床的药物控制和药物治疗当中,您如何评价包括生长抑素在内的肢端肥大症中的药物治疗的?


刘丕楠教授:

其实作为外科医生应该非常的善于使用这种各种的药物,因为外科医生不能只是把目光局限在手术刀和手术能解决的一些内容上面,因为在我们的临床实践当中,这不单单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的文献,在我们的临床的经验当中使用生长因素,我们觉得有几个好处,第一个,对于有比较严重的合并症的一些治大的病人,它能很好的缓解,并且很快的缓解病人各个脏器的这种异常,使得病人生活水平有一个比较好的改善。


非常的有意义。无论是在准备要做手术的病人,他的术前的准备上,或让由ssa的使用,会让病人的整体的状态变得比较的好,那么使它整个手术的风险大大的下降。包括一部分病人不是所有的病人通过外科手术都可以获得治愈的。有一部分病人即使做了,我们认为是非常的努力的做了手术,而且是非常好的医生专家给他做的手术,但是依然无法达到一个生长激素水平的理想,的一个控制,这个时候生长激素类的药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可以做一个术后的辅助的治疗,甚至有些病人,包括今天也赶巧,正好我们一个病人他原来预备要手术,因为我们跟术前病人常规都是要交代,可以有替代的一些治疗方式,这个病人就说我不妨要试一试,因为他有一个参照的病人,他的一个熟人也是浙大的一个病人,已经长期使用这个药十几年,所以说我想我们对于虽然我作为一个外科大夫,我相信外科的治疗手段依然是最大的一个主体的治疗手段。


但我相信这种各种的药物治疗,包括生长激素类的药物治疗,会在治大的治疗当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甚至有可能会使将来的能不能撼动外科治疗的主体的作用,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事。


神外资讯

感谢您向我们分享、谈论的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令我们也都获益匪浅险。您对肢端肥大症的这种规范化诊疗有什么展望?


刘丕楠教授:

在这肢端肥大症的这种诊断和治疗当中,我们现在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多。无论是在早期诊断的这种方法上,实验室的检测越来越精细,影像学的检查分辨率越来越高,包括磁共振的检查,包括一些核医学的一些检查的方式,让我们有可能在比较早的阶段就发现这个疾病做早期的治疗,这样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就更有保障。


并且不论是病人还有社会的负荷都会更小,包括在外科手术的这种能力上,今年最近的十几二十年提高的也非常的大,对于自大的病人手术这种全切率越来越高,无论是内镜的使用,还有整个显微镜使用的能力,外科医生都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这也是整个浙大的外科治疗的很好的保障。


因为一个高水平的外科手术,还是目前直达治疗一个主体的核心的能力,包括 ssa这些药的整个的一些不断的研发,包括在药效它的一些提高,我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包括刚才我们说的 MP的工作的方式,不同学科的带着不同思维的专家来进入共同来做这件事,使得这个病人能得到一个最合理的一个最好的最及时的治疗,包括一个很好的方案。


甚至说我们说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当中,在治疗当中也会有一些贡献,因为他们就是一种比较微创的方式避免了外科的手术,但是他们可能要放在外科治疗和这种ssa药物治疗之后,但是总体我们可以选择的诊断和治疗的这种方式手段,你包括整个的水平都越来越高,所以说我们对肢端肥大症的治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从整个的治疗的效果上,我们也看到在对整个大的治疗当中水平是逐渐在提高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预期,我们会有一个对这个疾病治疗很好的未来。


神外资讯

感谢您对肢端肥大症规范化诊疗的期望,请您对本次采访做一个小小的结语。


刘丕楠教授: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这种专家会以一个更高的一个思维的水平来面对智障啊疾病的治疗,无论是对疾病的早期的发现,对MDT的工作的方式,包括对外科治疗的技术这种经验,包括对整个微手术期的管理,对术后病人的随访,对病人生活生命能力的长期的管,这样就构成了对整个治大治疗的非常好的一个框架。


而且这个框架在越来越多的我们国内的范围之内,得到很好的这种体现和普及,这是我们非常高兴的事情,大家一起加油,我们要为大的病人贡献我们的力量,希望他们能得到很好的一个治疗。




专家简介




刘丕楠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七病区主任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重建室主任


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