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江裕华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副组长,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校外导师,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总干事,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损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质控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委员会青年委员,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智能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公开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各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联合课题等十项课题,在神经介入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与成果,取得血管内介入机器人等核心专利十余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获得全国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前是《European radiology》、BMJ、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杂志通讯编委, Frontiers in Neurology 杂志的客座主编。
病例介绍
Surpass Streamline
患者基本信息
🌻 男,67岁
🌻 主诉:脊索瘤术后3年,头痛1月。
🌻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出现右眼外展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神经外科,检查发现颅底肿瘤,体积小,未处理。3年前出现右上肢、双下肢无力,就诊于我院,行颅脑MR检查,发现颅底肿瘤较前明显增大,行内镜经鼻切除术,术后肌力恢复,右眼外展受限同术前。1月来出现头痛,复查脑MR检查,考虑脊索瘤复发。收入院。
🌻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史。
🌻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烟史。
🌻 体格检查
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分。
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 神经科查体:神清,言语流利,查体合作,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左瞳2.5mm,对光反射灵敏,右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内收、右眼外展、上视障碍,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巴氏征阴性。
🌻 辅助检查
血常规、凝血四项、术前8项等: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CYP2C19基因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未回。
治疗经过
患者于2021年02月20日在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腔-碟窦脊索瘤切除术。
术前影像
术前诊断
右侧颈内动脉C3段假性动脉瘤
脊索瘤术后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用药时间已够)
氯吡格雷(用药时间已够)
手术方案
右侧颈内动脉C3段假性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术
手术指征
DSA示右侧颈内动脉C3段假性动脉瘤
手术风险
血管夹层、血管破裂
假性动脉瘤破裂
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移位、断裂
手术过程
➤术前DSA(2021-03-01)
➤沿鞘送入常规泥鳅导丝(150cm 0.035”)带8F导引导管,将导管送至右侧颈内动脉C1段,撤出泥鳅导丝,在路径图下沿导引导管送入Synchro微导丝(0.014inX200cm)在微导管引导下将6F导引导管小心通过病变段至右侧颈内动脉C5段,撤出微导丝及微导管,在路径图下沿导引导管送入Synchro微导丝(0.014in长度200cm)带CAT5导管送至C5段,退出微导丝,沿CAT5导管送入Surpass(5X20mm)密网支架送至病变段,准确对位后成功释放支架。
➤Surpass密网支架释放后复查造影(2021-03-01)
➤术后复查头颅CTA(外院,2021-04-01)

术者体会
患者为外科手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如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栓塞或者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孤立等术式,但根据多年随访研究发现单纯弹簧圈栓塞或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甚至出血的风险。
可选择覆膜支架,因覆膜支架无相应型号,故选用密网支架。Surpass Streamline密网支架导流作用强,贴壁性好,型号选择多,给术者带来了更多、更优的治疗方案选择。
本例应用Surpass Streamline密网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动脉瘤效果不错。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术式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
Stry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