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发布 | 2490阅读
创伤

亚甲蓝治疗难治性分布性休克

朱磊

同济大学医学院

孙一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医院的Michal Porizka等回顾性分析MB治疗难治性分布性休克的疗效,结果发表于2020年2月的《Scientific Reports》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orizka M, et al. Sci Rep. 2020 Feb 4;10(1):1828. doi: 10.1038/s41598-020-58828-4.】


研究背景




伴循环性低血压休克和需要升压药支持的危重病人,死亡率高于50%;如果发展为难治性休克,则死亡率更高。一般来说,任何类型的休克都与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有关,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全身血管扩张,最终恶化致某种程度的分布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是用于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还原剂,但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难治性分布性休克,其作用机制为抑制一氧化氮或环磷酸鸟苷代谢途径。有研究表明,MB可成功用于体外循环(CPB)、感染性休克或致死性二氢吡啶中毒的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然而,关于MB治疗难治性分布性休克的报道较少。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医院的Michal Porizka等回顾性分析MB治疗难治性分布性休克的疗效,结果发表于2020年2月的《Scientific Reports》在线。


研究方法



作者分析布拉格查理大学医院在2011年2月至2019年1月间将MB作为血管升压药治疗的难治性分布性休克患者;难治性休克指,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大于0.5μg/kg/min和心脏指数大于2.4L/min/m²。根据对MB有无反应,将患者分为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反应组患者为MB使用后的2小时内去甲肾上腺素剂量降低10%。研究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pH、碱缺乏(BD)、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₂)、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张力差(P(v-a)CO₂ gap)、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动静脉氧含量之比(P(v-a)CO₂/C(a-v)O₂)。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2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分入反应组9例,无反应组1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反应组与无反应组的MB注射剂量(1.3±0.5mg/kg:1.3±0.4mg/kg;p=0.979)以及从发病开始到难治性休克治疗的时间(12.7±2.8h:10.6±6.8h;p=0.553)无显著差别。反应组9例患者和无反应组10例患者均以4IU/小时的剂量持续输注加压素(P=1.00);反应组4例(44.4%)和无反应组3例患者补充使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静脉推注氢化可的松,每日总剂量为2mg/kg,p=0.642)。两组之间的MAP无明显差异,去甲肾上腺素基线剂量没有差异,但是在注射MB后的12小时内,反应组患者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需求量显著降低。注射MB的24小时内,反应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无反应组(0:45.5%;p=0.038);30天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无反应组(44.4%:100%;p=0.008)。由于无反应组患者24小时死亡率高,反应组患者的住院时长(12.6±11.9d:2.5±3.3d;p=0.015)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无反应组(135±111h:51±64d;p=0.047)。与无反应组相比,反应组患者的pH明显升高(7.26±0.11:7.16±0.10;p=0.037),BD降低(5.5±5.1:12.9±3.20;p=0.001),P(v-a)CO₂/C(a-v)O₂降低(1.79±0.73:3.24±1.18;p=0.007)。两组在注射MB之后动脉乳酸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亚甲基蓝是一种非肾上腺素能血管升压药,对难治性分布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有限。严重组织缺氧和高度无氧代谢的进展与给药时血液动力学反应性丧失有关。


3.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