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Cordis的PRECISE支架作为一款经典的颈动脉支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次引用的病例就探讨了PRECISE支架在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变中的表现。
这两例 PRECISE支架在重度狭窄颈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主要凸显出PRECISE所具有的以下优良特性:
自动锥形支架,能很好适应差值较大直径的血管走形。
微网孔多节段设计,极佳的贴壁性和血管顺应性。

峰对谷设计,使支架弯曲时也能保持最大的柔顺性,无鱼鳞状突起,实现最佳贴壁,减小对血管产生的创伤。
支架边缘外展设计,能够精准定位迅速锚定,不易移位。

病例一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患者,70岁,因视物模糊来院就诊。
初步诊断
颈内动脉狭窄。
术前影像学资料
术前评估:术前MRA提示右侧颈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大于90%。患者颈总动脉直径9.07mm,颈内动脉直径4.11mm,颈总颈内直径相差较大。


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约95%,右侧大脑前显影浅淡,前交通开放。左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向右侧大脑前动脉代偿供血。后交通开放,向右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



结论: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70-99%)。
1
术中置入0.014mm微导丝通过颈外动脉狭窄,应用2*20mm球囊预扩张狭病变处后置入直径5mm保护伞至右侧颈内动脉C1段远端。


2
沿导丝置入5*30mm AVIATOR PLUS球囊扩张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病变,后将9*40mm PRECISE支架送至狭窄处释放。再次造影可见右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但仍有50%左右残余狭窄。


3
再次应用6*30mmAVIATOR PLUS球囊后扩张,此时患者出现轻度颈动脉窦反应。造影示残余狭窄约30%,支架贴壁良好,血流通畅,颅内血流速度尚可。
4
观察患者体征稳定,支架形态良好,撤出器材,使用Exoseal封堵止血系统封堵股动脉穿刺点后,结束手术。患者愈后良好
病例二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患者,63岁,因偶有头晕来院就诊。
初步诊断
颈内动脉狭窄,高血压。
术前影像学资料
术前评估:术前MRA及造影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走行迂曲,起始段重度狭窄(狭窄率大于90%),测量得患者颈总动脉直径8.0mm,颈内动脉直径4.0mm左右。右侧大脑前未显影,左侧颈动脉造影示前交通动脉开放,向对侧大脑前动脉代偿供血,后交通开放,向右侧大脑中动脉少量代偿供血。
结论: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右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70-99%)。
术中置入0.014mm微导丝通过狭窄处至远端,沿导丝置入直径5mm保护伞至右侧颈内动脉C1段远端,因动脉迂曲,保护伞通过困难,并有一定程度血管痉挛。




2
沿导丝置入4*30mm AVIATOR PLUS球囊预扩张狭窄病变,狭窄改善欠佳,再用6*30mm AVIATOR PLUS球囊扩张病变后置入9*40mm PRECISE支架并释放。



3
支架植入后可见贴壁良好,能够顺应迂曲的血管走形,置后残余狭窄约30%,颈内动脉血流通畅,同侧大脑前显影。为避免高灌注,不再予以后扩张。
观察患者体征稳定,支架形态良好,撤出器材,使用Exoseal封堵止血系统封堵股动脉穿刺点后,结束手术。患者愈后良好。

对于重度狭窄的颈动脉,因长期低灌注,往往导致狭窄远端血管腔塌陷,远近端血管直径差别较大。由于支架直径需要根据颈总动脉的直径来选择,为了避免颈内动脉被过度扩张,术者多数情况下会首选锥形支架,以追求支架良好的贴壁性及安全性。PRECISE作为一款自动锥形颈动脉支架,有良好的贴壁性及对于不同直径血管的适应性。从以上两例手术可以看出,支架远近端贴壁良好,血流通畅,远端血管并未表现出oversize所担心的血管扩张过强,甚至导致夹层的情况,充分体现了PRECISE支架的顺应性特性。
此外,本次两例病例中还使用了AVIATOR PLUS球囊和EXOSEAL封堵止血系统。
AVIATOR PLUS球囊作为一款0.014”系统的快速交换高压球囊,具有超小外径和快速充盈抽瘪的能力;EXOSEAL封堵止血系统可用于股动脉穿刺点的封堵,具有安全腔外封堵、无残留、操作便捷等特点。上述两列病例中均采用了EXOSEAL封堵股动脉穿刺口,封后效果良好,安全易操作。
吕伟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介入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二十余年,主攻方向为脑血管病,尤其在神经系统介入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介入学组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