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脑血管病是介入治疗?还是开颅手术?显微开颅手术和血管介入手术的优缺点是明确的,适应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整体上临床决策需要根据患者和动脉瘤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
本期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强教授带来关于脑血管病的相关科普,欢迎观看~
脑血管病的治疗
https://mp.weixin.qq.com/s/aWjwBN1dnAywRMeCLq4ySg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介入栓塞是将弹簧圈塞到动脉瘤囊内或动脉瘤颈部,避免血流进入,促进瘤内血栓形成,以此来治疗动脉瘤。对于比较大,瘤颈较宽,难以置入弹簧圈的动脉瘤,可以将支架置入载动脉,封闭动脉瘤的入口,同时可以保证重要动脉分支血流通畅,也能治愈动脉瘤。
外科治疗的局限性:
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可以采用搭桥手术进行治疗,颈动脉狭窄可以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这些都是外科治疗手段。对于颅内的疾病来说,比如脑出血,可以采用外科治疗的手段,比如部分颅内动脉瘤,也需要通过外科的手段进行治疗。还有一些脑血管畸形也是需要通过外科手段进行治疗的。外科治疗相对于介入治疗确实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创伤比较大,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病人,可能只能选取外科治疗,因为目前还没有办法通过介入治疗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顾宇翔教授的在线答疑:脑卒中发生以后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当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之后,即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了,有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并不能马上恢复,甚至会出现痴呆的表现。当患者记忆受损之后会出现“近事遗忘”的情况,如果患者对发病前的事情有记忆,那么认知功能便有可能恢复,因为大脑有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在大脑修复的过程中,患者得到了专业的康复治疗,那么患者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但部分患者“近事遗忘”的情况也可能是不可逆的,不能恢复。所以当卒中发生以后,不但要重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也要注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这样才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李强教授的在线答疑:如果发现一侧肢体活动不利,并且有嘴角歪斜,甚至出现言语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很有可能是卒中的早期症状,即使这种症状是一过性的,也是发生了一次卒中或者是发生了一次短暂性的脑缺血。即使CT显示没有问题,也不意味着没有卒中风险,需要去专科医院做进一步的筛查。因为发生一次短暂性的脑缺血,就算是做核磁共振也不一定能发现病灶。同时,当发生这种情况之后,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更严重的卒中。所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血管和心脏等方面,避免出现问题发生危险。

顾宇翔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
·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复合手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神经介入资讯》副主编,《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 主要从事应用血管内介入与显微外科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临床诊治工作,同时开展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从事烟雾病的基础与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积累丰富的烟雾病颅内外血管吻合手术经验。近年来在烟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认知相关多模态影像与精准脑血流重建研究颇有建树,作为课题负责人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及省部级基金,发表多篇有国际影响的论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项。
顾宇翔教授已入驻脑医咨询平台,快去向他咨询提问吧!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脑医咨询公众号
进入我的线上咨询室!
李强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
·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家委员会缺血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和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 美国介入放射学杂志(AJNR)和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委会缺血卒中外科专委会常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