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4日发布 | 2719阅读

执行主编专题志|华扬-重视脑-颈血管超声的临床评估作用

华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邢英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贾凌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达人收藏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


基于血管超声具操作简易、成本低、安全性高以及费时少等优点,脑-颈血管超声联合评估已成为临床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手段,并在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脑-颈血管超声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的深入结合,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的深入开展,展现血管超声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与治疗评估的应用价值,作为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17卷第6期的执行主编,组织出版了关于“脑-颈血管超声临床应用”的主题专刊


该专刊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颈脑血管超声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血管功能检查科的血管超声专业团队共同完成,报道了脑-颈血管超声在临床应用与评估的研究方法学及进展。


专题首次发表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会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与颈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与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共同起草编写的《脑颈血管超声若干问题专家共识》,该共识根据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医院医师的3658份有效问卷,就颈动脉超声常见困惑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和解答,形成关于专业规范、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等若干问题的专家共识,以期促进超声专业领域技术的规范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专题发表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脑炎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相关性》一文,报道了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眼超声联合检查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视神经鞘宽度测量值与有创颅内压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将给临床带来评估早期颅内压升高的无创性超声多模式联合的新方法,为临床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并及时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客观评估依据。


《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临床症状的预测分析》、《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研究》、《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脑颈动脉狭窄地域分布差异性的多中心研究》、《重视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后的评估作用》等论著与述评,将进一步给大家带来与颈动脉病变的评估与治疗随访相关的,超声多模式临床检查方法学与研究成果,与血管超声和临床专业的同道们分享,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信该期专题文章内容对从事相关专业的医生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也希望其他读者能够从中获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华扬

.

专题目录

2020年第17卷第6期主题专刊已经正式出版

2020年6月24日-30日

专题文章将面向所有读者限时免费

在此期间

大家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浏览


感谢本专题执行主编华扬教授及其团队

在本期组稿工作中的付出

和对本刊的大力支持!



执行主编/副主编

    

华  扬       执行主编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管超声诊断科  主任  

北京市血管超声诊断中心  主任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副主编


现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外科疾病联盟中国分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分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脑卒中防治分会 副会长、北京医师学会北京超声分会常委、血管专业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超声医学系 副主任。


从事超声影像诊断工作30余年,从2007年始主要研究动脑、颈血管、腹部及周围大血管病变的超声检测评估;先后承担北京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发基金等课题项目;完成专业论文240余篇,SIC 2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20部(主编与副主编10部、参编著作10余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曾获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曾获中国医师学会超声医师协会突出贡献奖、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优秀超声专家奖、“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首都劳动奖章、国家卫健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多次)、北京榜样、中国好医生、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奖等。

邢英琦     执行副主编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管超声诊断科 副主任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血管超声与神经内外科疾病相关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与颈动脉超声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 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 血管超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编《颅脑与颈动脉超声诊断模板与图谱》

主译《无创性血管诊断学治疗实用指南第3版》

主译《神经超声指南》

获2018年康缘杯•中国杰出神经内科青年医师

贾凌云    执行副主编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管超声诊断科 副主任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编委


研究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的超声诊断及外科治疗后随访研究,颈静脉病变的超声评估研究,肢体及腹部血管的超声评估研究。

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 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科委员会 常委;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8篇(SCI 6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项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北京市课题10余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