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8日发布 | 2320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超越时克-Surpass Streamline专栏 | 刘建民: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一例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强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吕楠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术者介绍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首任会长

中华医学会及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会常委

WLNC执委、上海卒中学会前任主委

脑医汇—神介资讯主编

李强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家委员会缺血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和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美国介入放射学杂志(AJNR)和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委会缺血卒中外科专委会常委

吕楠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美国Houston Methodist医院访问学者,以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为主攻方向

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参编专著5部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52岁。

主诉:头晕1年,左眼视物模糊进行性加重2月。

病史简介

查体:左眼视力减退,眼前数指,余未见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






术前MRI检查





术前药物准备

术前3天:阿司匹林100mg qd + 替格瑞洛90mg bid,TEG达标。





术前脑血管造影评估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大型动脉瘤,瘤体最大径17.1mm,瘤颈宽5.1mm,载瘤动脉近端直径4.1mm,远端直径2.8mm,瘤颈近端载瘤动脉稍狭窄,直径2.4mm。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后交通动脉圆锥,余未见明显异常,压左颈可见前交通动脉开放,代偿满意。





手术方案

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结合弹簧圈栓塞。





治疗经过

01

通路建立:

置8F鞘,8F导引导管在125cm MPA造影管辅助下置于左侧颈内动脉颈段,115cm Catalyst5中间导管经8F导引导管超选至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02

工作角度选取:

选取合适的工作角度,考虑:

(1)显示大脑中动脉远端,保证输送系统向远端超选时的安全;

(2)显示瘤颈切线位,避免弹簧圈填塞突入载瘤动脉,并便于微导管向远端超选及支架定位;

(3)充分展开支架目标释放位置的远端和近端,确保支架远近端的定位和显示。


03

弹簧圈填塞:

Echelon10微导管在微导丝辅助下超选至瘤体内进行弹簧圈填塞,保护瘤壁以预防术后迟发破裂出血,同时可有助于远端超选及释放支架。

04

Catalyst 5中间导管到位:

由于瘤颈近远端载瘤动脉角度大,微导管向远端超选时极易进入瘤体内,另一方面,载瘤动脉存在狭窄,Catalyst 5跟进至远端时存在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用微导丝辅助Echelon 10微导管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4段。


更换Transend Floopy 300cm微导丝,应用交换技术将XT-27微导管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3段。在XT-27和微导丝的支撑下,再将Catalyst5中间导管顺利跟进至大脑中动脉M2段。

05

释放Surpass Streamline

根据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测量结果,选择一枚Surpass Streamline 4.0/25经Catalyst5中间导管释放,准确定位后,打开支架头端。



缓慢回撤Catalyst 5,逐步释放支架。


释放至虹吸段,通过推拉促进支架贴壁,完全释放后,支架近端位于水平段。


将Catalyst 5经支架内再跟进至远端,以便于后续可能的处理,并进一步促进支架充分贴壁。


J形微导丝按摩,进一步促进支架充分贴壁,特别是载瘤动脉狭窄段。





术后情况

术后工作角度造影:


术后标准正侧位造影:


术者心得


1. Surpass Streamline释放方式与其他几款血流导向装置存在差异,需在充分了解其性能和释放技术的情况下应用,以取得满意效果。


2. 合适的尺寸选择、准确的定位、缓慢的释放、推拉技术的结合以及微导丝的按摩,是实现充分贴壁的技术要点。


3. 本例患者瘤体进行性增大、瘤体大小>15mm、相对窄颈且存在明显的射入流,术后发生迟发性破裂的风险较高,因此结合了弹簧圈的填塞以保护瘤壁,同时也有助于微导管的超选及支架释放的稳定性。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