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4日发布 | 2798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病例夹】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达人收藏



作者:张颖影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术者寄语













大脑前动脉瘤A1段动脉瘤的神经介入治疗具有一定挑战。该部位动脉瘤往往体积比较小,载瘤动脉偏细,尤其是对于发自A1近段的这部分动脉瘤,微导管超选到位有一定的困难。最近挑战了一例,在此和大家分享。


病史简介

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82岁。体检发现右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正位造影提示动脉瘤位于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近段。


侧位造影提示瘤体指向后下,动脉瘤外形不规则,可见凸起子囊,存在破裂风险。



治疗过程

手术策略


通过旋转影像可以看到,栓塞路径略扭曲,动脉瘤-载瘤动脉-近段血管连续成角。近段颅内颈内动脉存在硬化狭窄,中间导管到位于此,必须避免对于斑块的刺激,若导致术中血栓事件,则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而言得不偿失。



旋转重建图像可以比较全面的展示动脉瘤的不规则形态。不得不说,治疗A1段动脉瘤时会特别羡慕有双C的同道们......



手术过程


1


由于动脉瘤相对宽颈,还是计划准备支架辅助栓塞,如果能够单纯栓塞解决,那不放支架也妥。支架微导管顺利到位后开始进行动脉瘤超选,准确塑形后,弹簧圈微导管非常听话自动到位🤩。

2

到位成功不代表手术成功,栓塞过程中维持弹簧圈微导管的稳定也非常重要,除了张力控制,选择合适的弹簧圈也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微导管的稳定性,总体原则是避免过大过长(较动脉瘤体径尺寸的弹簧圈。

3

动脉瘤体通过弹簧圈栓塞保护住了,载瘤动脉血流也没有受影响。患者82岁了,双抗还是能免则免吧,撤出两根微导管,结束手术。

4


动脉瘤危险解除,载瘤动脉内血流通畅,患者不需要复杂的围术期用药,心情甚好😁✌。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次日的头颅CT正常,整整齐齐,安排出院!


术者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当患侧A1动脉瘤超选实在困难时,经对侧颈内动脉跨前交通动脉超选也是一个选项喔。不过这个病人左侧颈内动脉已经慢性闭塞了,左侧前循环血供由后循环经后交通供应,所以我只能乖乖的从同侧上了😜。



术者简介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脑医汇一神介资讯编委会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
上海卒中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专委会常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