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的Winnie Wan Yee Tso等将DKI技术用于GCT患儿,评估DKI与儿童颅内GCT患儿神经认知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发表于2021年5月的《Frontiers in Onc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Tso WWY, et al. Front Oncol. 2021 May 26;11:573798. doi: 10.3389/fonc.2021.573798. eCollection 2021.】
儿童期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CT)放疗后存活的患儿易发生神经毒性反应,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MRI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对脑显微结构变化敏感的MRI成像技术;在过去几年已证明,可以作为成人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创伤性脑损伤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白质和灰质微观结构变化的高敏感性检查。香港大学的Winnie Wan Yee Tso等将DKI技术用于GCT患儿,评估DKI与儿童颅内GCT患儿神经认知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发表于2021年5月的《Frontiers in Oncology》在线。
该项单中心的横断面研究,从香港小儿血液学和肿瘤学研究数据库中检索20年来儿童颅内GCT的幸存者资料。经筛选对20例放疗后的GCT患儿与1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DKI检查。应用香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和卡诺夫斯库执行情况标准(Lansky/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s,KPS)进行评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脑显微结构变化与颅内GCT存活患儿的神经认知功能预后的关系。
在20例患者中,男性15例,中位年龄14.4岁。治疗后随访的平均时间6.5年。存活的患儿有13例生殖细胞肿瘤,7例非生殖细胞肿瘤(NGGCT)。肿瘤部位,7例在鞍上或鞍区、5例基底节、4例松果体区、3例bifocal regions和1例脑干。6例患儿接受手术、化疗和放疗;14例仅行化疗和放疗。平均放射总剂量为42.16Gy(范围30-54Gy)。GCT存活者的平均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得分为91.7(95% CI,84.5-98.8),低于特定年龄范围预期平均智商(P=0.013)。GCT存活者的平均KPS评分为85.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CT存活患儿在扣带回、穹窿、钩状束、额枕上束、内囊前肢、放射冠前部和上部的平均弥散系数(MD)显著增高;大脑脚、扣带回、穹窿、上纵束、放射冠前部和上部以及内囊前肢的平均峰度(MK)显著下降;扣带回、穹窿、放射冠后部、丘脑后放射和内囊前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CT存活患儿的前、中、后扣带回、杏仁核、额下三角、Heschl’ s回、缘上回、距状沟、颞上中下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额下回、颞上极、岛叶、梭状回、岛盖、舌回和楔状叶的MD显著增高。5. IQ得分与自动解剖标记(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AAL)图谱中所有脑区弥散指标的关系GCT存活患儿的白质,IQ得分较低与内囊前肢、额枕上束、放射冠前部、钩状束、扣带回和海马的MD值较高相关;IQ得分较低与额枕上束MK值较低相关。GCT存活患儿的灰质,IQ得分较低与嗅觉皮质、脑岛、尾状回、Heschl’s回、海马旁回、海马、前扣带回、额下回、颞中上回、额中上回、楔状叶和中央前回的MD值较高相关。6. KPS评分与AAL图谱中所有脑区弥散指标的关系GCT存活患儿白质KPS评分与MD呈负相关,与尾状核、上纵束、外囊和内囊后肢的FA与MK呈正相关。上、后放射冠和内囊后部的KPS评分与MD相关。放射冠后部、上部、钩状束和上额枕束的KPS评分与MK相关。GCT存活患儿的灰质,KPS评分在苍白球、壳核、丘脑、岛盖和颞下回与MD呈负相关。
该研究结果表明,颅内GCT存活患儿易损脑区的白质和灰质的显微结构改变与神经认知功能受损显著相关。MRI-DKI序列成像可以敏感地发现易损脑区的显微结构改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