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市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神经外科的Hiroki Morisako等通过最小化前后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的《J Neurosurg》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orisako H, et al. J Neurosurg. 2021 Feb 19;1-10. doi: 10.3171/2020.8.JNS202060. [Epub ahead of print]】
岩斜区脑膜瘤(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是最难切除的颅内肿瘤之一。前后联合(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mbined,APC)经岩骨入路(transpetrosal approach)牵拉颞叶最小,可切除岩斜区较大肿瘤。但这种手术复杂而耗时。日本大阪市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神经外科的Hiroki Morisako等通过最小化前后联合经岩骨入路(MAPC)切除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的《J Neurosurg》在线。
2014年至2019年间作者对23例WHO Ⅰ级的良性PCM采用最小化前后联合(MAPC)经岩骨入路手术切除。23例中,女性19例,男性4例;平均手术年龄为54.0岁(37-74岁)。肿瘤平均直径40.3mm(30-74mm)。手术技术,包括颞枕下开颅术和岩嵴最小化磨除;打开Meckel's腔,切除桥前池病灶后,经硬膜下间隙磨除岩尖,上移三叉神经,进一步切除岩尖周围肿瘤。最后,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图1)。
图1. 最小化前后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步骤示意图。A.颞部开颅和乳突切除术(虚线),1–6表示骨孔的位置。B.充分暴露颞骨岩部和乳突部的硬脑膜。磨除岩嵴,暴露整个岩上窦(SPS)。C.作颞下硬膜切口,尽可能靠前。切口内侧在麦克尔腔外侧缘。向前打开乙状窦前硬膜,同时检查岩上静脉(SPV)进入SPS处。D.在滑车神经硬膜入口后面切开天幕(红线),暴露滑车神经。E.作桥前池肿瘤内减压后,三叉神经上移;经硬膜下间隙行岩尖磨除,分离岩尖周围肿瘤,分块切除。GSPN=岩浅大神经;IV=滑车神经;MMA=脑膜中动脉;SC=半规管;VI=外展神经;VII=面神经;VIII=听神经。
23例术前肿瘤平均体积26.8cm³,术后平均残留体积1.3cm³。切除程度平均为95.4%(62%-100%)。术后后遗症:出现面部麻木7例,滑车神经麻痹3例,轻度动眼神经麻痹2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Karnofsky功能状态改善13例,稳定9例,恶化1例。
该研究结果表明,最小化前后联合经岩骨入路可充分显露岩斜区脑膜瘤;总体上,肿瘤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满意,MAPC是治疗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法。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