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OCIN专区,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OCIN2021近日在上海盛大召开,大会期间,脑医汇-神介资讯特约记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副教授在会场对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李强教授进行了专访。本文还有特别福利,附上李强教授在OCIN2021上关于AVM治疗的三个精彩讲课视频,欢迎大家观看、收藏!

经静脉入路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病例选择和基本技术
一例基底节区AVM经静脉入路栓塞
电生理监测下脑动静脉畸形的治愈性栓塞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尊敬的李强教授,欢迎您来到OCIN 2021采访间。OCIN 2021大会办得非常成功,对于AVM的治疗,大家这几天也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您是治疗AVM的专家,想请您谈一谈目前AVM治疗的理念和方式上和以前有怎样的变化?
李强教授
AVM目前是一种结构最不清楚,治疗的方法最不确切,疗效也不明确,难以治愈的脑血管病。发病率不低,对于AVM患者,终身有出血风险,因此AVM的治疗值得大家更多关注。当然,最近一些年来在脑动脉畸形的治疗过程中我们还有非常大的进步。我刚跟赵文元教授聊天,他在2004至2006年两年间,在法国Lasjaunias教授那边做访问学者,Lasjaunias教授是儿童动静脉畸形治疗以及血管发育方面的研究的大家,他的研究当时代表了领域内最前沿的方向。我刚才在跟赵教授聊,现在跟十几年前相比,AVM治疗有什么样的区别,治愈性栓塞的理念是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以往对于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只是所谓的靶向性栓塞,姑息性的治疗,而现在可以进行治愈性的栓塞,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实现预见性的治愈。当然这里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病人选择性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对于一些特定结构、特定大小、特定部位的动静脉畸形,通过各种方法实现治愈,通过单一的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一个很满意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追求治愈性的栓塞,而不是用综合治疗来治愈?当然对于整个动静脉畸形的治疗而言,还是要寻求综合治疗的治愈,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动静脉畸形,是不能等待的——比如等待伽玛刀的治疗发生作用——因为存在着一个潜伏期的问题。比如出血型的深部动静脉畸形,等待(伽玛刀产生作用的)期间,会把病人暴露在再次出血的危险之下。这类型的动静脉畸形,手术去解决也很困难。还有表浅功能区的动静脉畸形也有同样的问题,有一些即使未出血,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明显的出血危险结构,对这样的病人,去等待其他治疗(发生作用)所面临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要寻求一种方法能够即刻解决问题。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长海脑血管病中心在动静脉畸形的治愈性栓塞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未来在AVM的治疗方面有哪些计划?
李强教授
一方面,我们会进一步地明确,到底什么样的动静脉畸形,应该采用介入栓塞获得最终治愈性的结果。第二个,我们还要去探索,对于一些不能够获得即刻治愈性栓塞的病人,如何去更加安全地实现最终的治愈。这里面需要结合多种治疗办法,介入治疗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结合,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到底选择什么样的病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跟介入治疗应该如何组合?这些仍然是我们现在不是很明确的,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对于动静脉畸形的自然病史,我们还要跟兄弟单位一起做研究:对于什么样的动静脉畸形,我们应该更为激进地处理,对于什么样的动静脉畸形,我们需要去密切观察。至少在现在还没有办法保证100%安全地解决动静脉畸形的时候,自然病史的研究仍然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李强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家委员会缺血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和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美国介入放射学杂志(AJNR)和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委会缺血卒中外科专委会常委
OCIN2021 观看路径
脑医汇(原神介资讯)直播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