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2日发布 | 2418阅读

OCIN 2021 | 动脉瘤栓塞峥嵘岁月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2021年10月22日,OCIN2021美敦力专题会——“动脉瘤栓塞峥嵘岁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长江厅成功举行。本场专题会采用TED TALK的形式,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舒航教授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桂林教授、南阳市中心医院孙军教授和唐山市工人医院徐翔教授作为演讲嘉宾倾情讲述了他们有关动脉瘤栓塞的故事和心得。

01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动脉瘤栓塞初始——我的攻坚克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分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动脉瘤栓塞初始——我的攻坚克难”。顾宇翔教授首先对动脉瘤取栓的历史、动脉瘤治疗器械的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弹簧圈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992年,Moret设计出机械解脱弹簧圈;1995年,GDC得到CE和FDA上市许可,此后支架辅助技术、球囊辅助技术相继报道;1998年,ISUIA研究结果公布,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迎来了新阶段。2002年,ISAT研究结果公布,不同类型的产品相继推出,个体化治疗方案相继报道,弹簧圈治疗进入“快车道”。2007年,弹簧圈的应用发展到顶峰,而此时血流导向理念也开始引起关注。2010-2020年十年间,弹簧圈治疗方法已基本程度,成为动脉瘤优选治疗方案,新材料、新器械不断推广。2013年,PUFs研究结果公布,动脉瘤治疗理念进一步更新。随后,顾宇翔教授就弹簧圈使用的要点、弹簧圈的不同分类、弹簧圈的设计方式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介绍。


顾宇翔教授展望未来表示,神经介入非常有赖于介入器械和材料学的发展,拥有多种器械可能对病人更有利,弹簧圈的应用不会因为血流导向装置的使用而降低其重要性,“战场上并不是只有大炮和导弹,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步枪和手枪”,对于新器械的使用,要量力而行,让患者多多受益


02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动脉瘤栓塞技术精益求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桂林教授带来“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动脉瘤栓塞技术精益求精”。李桂林教授从技术的角度给我们分享了弹簧圈应用的经验。弹簧圈有许多治疗方法,包括导管技术、导丝技术、支架辅助技术、球囊辅助技术以及血流导向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术者对手术的追求应该精益求精,要考虑到采用最安全的治疗就是最佳治疗。


有关弹簧圈填塞的基本技能,李桂林教授指出,对于初学者来说,导管头端的稳定和张力是我们要学习的基本技巧。弹簧圈的柔软度、大小、金属记忆力和随机拐点对于动脉瘤的填塞非常重要。通过举例Echelon™微导管的优良材质和特性,李桂林教授强调了稳定性、推送性、跟踪性、抗折性、头端塑形力、塑形保持力和头端柔软度对于微导管稳定性的重要性。


最后,李桂林教授寄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外科医生成长之路应该是从追求技术,到艺术,再到仁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03

千帆历尽,不忘初心:一心为患者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南阳市中心医院孙军教授分享“千帆历尽,不忘初心:一心为患者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孙军教授首先从自己从事医生的初心、学医救人的亲身经历、到一步一步成长为优秀的神经介入医师的体会向观众们娓娓而谈。孙军教授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希望青年医生要立志成为人才甚至人物。


在分享自己进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历程中,孙军教授介绍了自己第一例动脉瘤Solitaire™ AB辅助栓塞,随后又对灯笼技术、铆钉技术+Axium™ Prime ES弹簧圈、“放风筝”技术、吊脚楼技术+Axium™大圈技术、基底动脉夹层冗长扩张症重叠支架技术、Solitaire™ T型支架技术及其他多支架技术、Hyperform™ 球囊辅助栓塞等一一进行了介绍。


最后,孙军教授在寄语青年医师中提到,随着新器材的使用越来越多,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成长是艰难的,初心是美好的。“希望在座的青年医师能汲取经验、快速成长,学好技术,服务百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来仍是少年!


04

倾情相伴,只为更好:我和弹簧圈的故事


唐山市工人医院徐翔教授带来“倾情相伴,只为更好:我和弹簧圈的故事”。徐翔教授首先介绍了神经介入材料的发展和使用的个人经验和心得。随后,通过两个病例展示,徐翔教授分享了其使用美敦力Axium™ Prime系列弹簧圈成功治疗两例患者的过程:


病例1为53岁男性,患有破裂后交通胚胎性大脑后动脉动脉瘤,使用Prime FC 6*20、Prime SS 4*12、Axium™ 3*10,2*6,2*6、Prime ES 2*6,1.5*4弹簧圈成功栓塞动脉瘤。病例2为62岁女性,患有PICA动脉瘤,手术动态图显示本病例只能使用个两个弹簧圈填塞,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徐翔教授使用美敦力Prime FC 3*8、Prime ES 2*8 成功填塞了动脉瘤。对此,徐翔教授分析可能是由于Prime弹簧圈本身的填塞效果要比裸圈要好的原因。


在分享有关弹簧圈的应用和使用心得中,徐翔教授表示,对弹簧圈的认识和掌握是做神经介入手术的基本功。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在做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除支架外,一定要了解所使用弹簧圈的特性和用途。“对弹簧圈充分了解,配合使用微导管和支架,是一名神经介入医师持续成长的基石。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


总结致辞

广东省人民医院舒航教授发表总结致辞,“血海无涯苦作舟,神经介入勤为径”,随着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理念的进步,随着医师们神经介入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加强,我们可以让更广大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如何让患者得好更好的健康是我们的职责。如果有一种浪漫,那一定是神经介入;有一种追求,一定是病人至上;有一种担当,一定是砥砺前行。在神经介入领域,有前辈的指引和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中国的神经介入事业推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多的声音!



观看路径


脑医汇旗下神介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电脑端:登录网址

https://www.medtion.com/meetingInfoLive.jspx?id=1818&fieldsId=2653即可观看回放


微信图片_20210831130804.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