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HE LANCET》、《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杂志多项权威大数据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中国人25岁后一生中患脑卒中的概率高达40%,由于脑卒中救治具有高度的时间依赖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患者由于院前、院内耽搁,等到确诊时已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如何缩短病人的救治时间、尽可能多的挽救脑组织成为卒中医生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2021年10月26日,浙江省首个基于全球最先进的西门子双C臂DSA(Artis Q biplane)一站式卒中救治解决方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正式启动,医院卒中救治团队积极探索实践,尝试通过将时间窗内符合标准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直接转运至导管室内使用血管机进行影像筛查,符合取栓指征的患者便可以直接在导管床上进行取栓,从而实现病人院内诊疗路径最短、转运时间的最小化,改善临床结果。
经过流程改进与技术探索,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蔡学礼手术团队成功完成省内首例基于双C臂DSA的一站式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病例。现对此案例进行介绍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44岁男性,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意识障碍4.5小时”入院。患者病情危重,入院时已经出现意识障碍。脑血管诊治团队快速评估后考虑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与患方沟通后,直接送至导管室进行诊治。
诊疗过程



图1:20s DynaCT109kv平扫排查脑出血
图2:术前行静脉Dyna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符合介入指征,行血管内治疗。
图3:术中造影验证术前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图4:快速进行血管开通,术后复查造影显示血流再通,局部管腔重度狭窄。
图5:导入球囊扩张狭窄段,复查造影提示狭窄明显好转,血流改善。
图6:观察血流逐渐变缓,微导管局部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血流仍不能维持。
图7:精准定位狭窄段植入支架,复查造影血管完美成形,血流mTICI分级3级。
术后情况

术后即刻患者意识转清,四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该例患者采用“基于双C臂DSA的一站式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方案”系浙江省首例,从入院到手术结束仅用了80min。据丽水市中心医院韦铁民院长介绍,该方案对比常规脑卒中救治流程,患者到院后直达导管室,以最短的路径和稳定的手术系统,极大缩短血管穿刺及再通时间,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打造了全新诊疗模式,可实现患者脑卒中急救的精准诊断和快速血管再通。
丽水市中心医院作为国家五星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及中国脑卒中动脉取栓技术培训基地长期致力脑卒中防治及管理工作创新,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西门子双C臂DSA,持续改进脑卒中急救流程,此次作为省内首家试行“基于西门子双C臂DSA的一站式缺血性卒中救治方案”的医院,实现了治疗设备迭代的革新,再一次优化救治模型,促使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再一次“提速”,享受真正的无缝隙院内抢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该方案将被不断完善推广并造福更多的患者,共同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