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OCIN专区,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1(OCIN2021)于2021年10月22日全面开启线下八大会场,全国同道齐聚一堂,坐而论道。值此盛会,神介资讯特约记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副教授在会场对大会主席、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进行了专访。欢迎大家观看、阅读!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尊敬的刘建民教授,欢迎您来到OCIN2021的采访间。此次OCIN和WLNC开了一个联合大会,让中国同道看到了非常多精彩的手术,也看到了非常多国外术者在使用的一些新的器械。那么您作为这次大会的主办方,您对OCIN大会越来越国际化,有一个怎样的看法?
刘建民教授
OCIN成长了20年,它和我们国家整个行业发展的脉动是一样的,我们国家的医学科学领域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OCIN这个窗口来看的话,我们的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学科的国际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OCIN本身已经成为全世界脑血管病,尤其是以神经介入为核心,规模最大的国际交流平台之一。今年的OCIN和五大国际组织都建立了共同的会议平台,更重要的是我们和WLNC平台在今年的东方会上彻底融合,整个会议为期5天,内容形式上精彩纷呈、非常丰富。WLNC以病例为视角去交流、探讨治疗策略、治疗技术以及产品的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这个平台是一个以病例为视角展示整个神经介入发展的过程的平台。WLNC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展示的病例都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形成共识,治疗的策略、治疗的观点和治疗的方法还很多样,同时治疗的新技术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和普及的情况下,所以WLNC展示的都是领域里最前沿的理念、最前沿的知识、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前沿的产品。
在今年展示的所有手术中,比如瘤内扰流装置的应用、脑积水的蛛网膜下腔岩下窦的分流手术都是第一次看到,让我们大开眼界。中国参加WLNC已经有10多年了,在过去的6年间,我们每年都会向全球转播我国的手术,6年前我国展示的手术和器械与欧美展示的手术和器械相比,在难度、技术的前沿度上和他们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今年展示的时候,中国转播的12台手术和欧美展示的手术大部分是同步的。经过近些年,尤其是过去五六年的发展,中国临床上技术创新的产品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国际同步的水平越来越高。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我国展示的12台手术中,使用的大部分医疗器械都来自于国产,这一点也让国外的同行睁大了眼睛,没想到中国的神经介入的医疗器械创新已经做到了这么高的一个水平、很前沿的一个水平。
OCIN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前沿的交流平台,将来会有更多的国际学术组织融入到OCIN进行交流、进行讨论。因为学术是不分国界的,国家的大环境和政策都非常鼓励在很多学术领域继续创新,加深国际化的程度,尤其是在上海,国际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上海是中国的窗口,在城市的管理水平、科技的聚集程度、大众的教育水平在全国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同时上海的国际化程度也是最高的,而且上海的文化也是海派文化。上海不仅是一个国际化平台,也是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很高兴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OCI,OCIN Club for Innovations)今天成立了,我自己是CCI的第三期学员,葛均波院士是心血管病的领军人物,刘主任您是神经介入的领军人物,对于两个学科都在做创新,您有怎样的看法?
刘建民教授
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步伐,以及我国在医学领域,包括生物医药和器械的创新步伐来看,OCI的成立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它和整个国家发展的脉动、中国科技发展的脉动是同频共振的。改革开放40年来,早期我们学习、引进,然后模仿,在模仿了二三十年之后,我们的工艺、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平台在国际上应该已经不相上下了,有些方面可能还略微领先。这样就使得在医学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
我们面临的问题,不管是临床问题、器械问题还是药物问题,我们已经走到了最前沿,再前面就是一片空白,我们必须要做从0到1的创新。因为仅仅模仿已经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了,从0到1的创新就应运而生。从0到1的创新在现在为什么这么难?因为我们缺少从0到1创新的土壤,缺少从0到1创新的环境。但是这些正在改变,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上海而言,政策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的医生、我们的工程师、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投资家也意识到从0到1的创新正在由我们国家来做,这是任何一个行业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动力。
OCI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需求,我们把医生、工程师、企业家、投资家汇集到一起来营造土壤,让所有医生的好的idea和奇思妙想,像一粒种子撒到OCI的平台上,它就能发芽、生根、成长。这就是OCI成立的初衷。我们就是要做全世界从0到1的创新。CCI是由葛院士在6年前创立的,是全国第一个心血管病的创新俱乐部。经过6年的摸索打磨,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但培训机制、工程平台和动物实验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整个的流程也都基本打通。
我觉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都属于一类疾病,从整个国家慢病防控的趋势来看,卒中和心血管病两类大病的发生率,加在一起占将近50%。而心血管病治疗和脑血管病治疗有非常多的相同之处,尤其在创新研发方面,脑血管病治疗可以借鉴很多心血管病治疗中创新的理念、创新的idea,将其移植过来,同样心血管病在治疗中也越来越多地借鉴神经血管病。所以在这些年的发展当中一些新的理念、技术和产品,得以应用到心血管病的防治当中。OCI和CCI的战略签约,对于整个心脑血管病器械的研发方面,属于真正的强强联合,土壤一定会非常肥沃,一定能使很多创新的种子在这里结出硕果。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这一次很多同道,包括之前来采访间的很多专家,都说OCIN一年比一年变化大,在OCIN几乎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那么对于未来您还有怎样的畅想?
刘建民教授
20年前,上海成立了第一个以东方命名的医学会议。那么我当时的基本梦想是什么呢?为什么用东方这个名字命名OCIN呢?因为上海是中国的东方,中国是亚洲的东方,亚洲是世界的东方。OCIN注定会成为一个全球舞台上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将汇聚全世界的经验、全世界的证据、全世界的知识、全世界的产品。在会务规则、学术规则方面,都要和国际的习惯接轨,让更多的国外的医生、国外的专家到这里来交流、到这里来碰撞、到这里来学习。同时我也希望这个平台能在整个脑血管病防控中,全链条展示、全链条培训、全链条碰撞,最终使我们国家整个的脑卒中的防控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使目前国内卒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的严峻形势得以改变。但是这项工作不是我们哪一个人、哪一个平台就能做到的,只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平台都为之努力,这一天才会尽早到来。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
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南方办公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执委
2011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主席
2016/2021 WLNC主席
东亚神经介入大会(EACoN)主席
OCIN2021 观看路径
脑医汇(原神介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直播时间:
10月20-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