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OCIN专区,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OCIN2021近日在上海盛大召开,大会期间,神介资讯特约记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副教授在会场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锋教授进行了专访。欢迎大家观看、阅读!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尊敬的凌锋教授,欢迎您来到OCIN2021的采访间,今年恰逢OCIN走过了20个年头了,您作为神经介入界资深的前辈,能聊一下您的感想吗?
凌锋教授
20个年头,有幸见证OCIN 20年的成长历程。在中国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会议,比如中国脑血管病论坛,还有一些其他各地的组织,而这也正彰显了介入神经放射学在中国蓬勃的发展过程,这也是我1983年回国时所期望的。
我之所以在30多年前就不愿意再留在国外,拒绝了国外的挽留,回到中国,就是希望介入神经放射学能够在中国有更多的推广,能够让这样的创伤小、恢复快的微侵袭技术使得更多的老百姓受益,这是我的初心。
当然,现在看到国内很多地区包括长沙、广州、北京等都在举行这样的会议,在中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全方位的发展,这也正体现了这个技术和这个学科在中国发展的态势,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现在中国每年有好多万的病人在此受益。举个例子:动脉瘤,在过去,动脉瘤只有破裂了才能获得治疗,由于有50%的病人动脉瘤破裂后就会死亡,以至于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病人,而在这另一半我们能够救治的病人当中,基本上都要通过手术来救治的。现如今,我们的介入技术可以对80%的未破裂动脉瘤,都可以达到不用开颅就可以治疗的效果,而且我们可以发现:60%的病人都来自于未破裂动脉瘤,这种发展实际上是给很多的病人带来了福音。所以作为一名早先就开始推广、教育、发展介入神经放射学的老医生来说,看到这样的发展,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神介资讯-张颖影副教授
谢谢凌锋教授,我们知道您在宣武也创立了CHINA-INI的教学培训中心,对于我们中国年轻一代的神经介入医生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从事神经介入的领域的工作,您有怎样的寄语呢?
凌锋教授
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愿意去做介入神经放射学,主要是取决于它是一个高科技的技术,它属于微侵袭的损伤,而且病人能够获得很多益处,所以很多医生都愿意追随这种高科技、对病人治疗的高效益和治愈率。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这个行列我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在进入行列的这些年轻人中,我仍然希望他们能够更加重视基础医学,更加重视基本技术的培训;除此之外,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医学的理念,保持病人的稳态,一切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千万不要认为你掌握了技术,就可以治疗所有的病人,这将会导致过度干预、过度医疗的恶果。
所以在这里,希望所有的医生都能够牢记这一点,要想牢记这一点,每一个医生的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请永远记住“No Harm surgery, always the last choice。”
最后一句话:“病人的命有多重,你的命就有多重,你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凌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荣誉会长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介入研修学院院长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副所长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名誉主编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介入分会主席
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执委会常委
亚太地区介入神经放射与治疗联合会(AAFITN)终身名誉主席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民族孤儿救助基金管委会主任,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周光召临床医师奖,首届中国医师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全国首届医学科技之星称号,全国医德楷模,巾帼建功模范医师光荣称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导师奖,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十大女杰,北京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十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香港“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