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发布 | 3774阅读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二)

廖伟强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血栓栓塞并发症


血栓栓塞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一10%。其主要原因

①手术操作造成的血管夹层、血管痉挛及内膜损伤,进一步导致血栓形成、脱落导致栓塞;

②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不足;

③血管腔内植入物诱发血栓形成;

④血管内支架打开不满意等情况影响血流,并诱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⑤导管系统灌注不充分,导致血栓形成;

⑥血管内治疗器具周围,乃至全身其他部位的血栓形成、脱落造成栓塞。


预防的主要措施:

①术前术中规范化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有条件应监测术中的ACT和血小板聚集程度;

②细致准确规范的操作,防止血管壁机械损伤及血管痉挛;

③介入术中持续动脉鞘内、导管内正压滴注的维持,可防治介入器具周围的血栓形成;

④放置血管内支架尤其是血流导向装置时应用C臂CT有助于判断支架打开及贴壁情况,必要时需要采用支架内球囊扩张。


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①即刻造影评估远端血管栓塞的情况,对于新鲜形成的血栓,首选静脉或动脉内给予糖蛋白IIb/Illa受体拮抗剂;如为较大血管,有条件时行接触性溶栓或机械取栓;

②如形成夹层或血管内膜受损严重,必要时使用血管内支架覆盖夹层或受损的内膜,重建管腔。

1

脑血管痉挛

手术操作相关脑血管痉挛是各类神经介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导管、导丝和对比剂反复刺激血管壁有关,多见于上导引导管的过程中。选择头端较软的导丝导管,术中动作轻柔,减少导丝导管进出以及动脉造影次数是避免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关键。


处理:及时回撤导丝导管,按需分次注入尼莫地平,同时维持收缩压,回撤导引导管时注意不要影响导管内的微导管。如合并收缩压低,容易诱发低灌注缺血,血管闭塞,注意收缩压的维持。罂粟碱因其神经毒性易引起并发症而较少使用。

2

动脉夹层

动脉夹层多与选择的器械和技术操作有关。常由于操作粗糙、导引导管头端较硬、支撑力强、同轴性不合适以及扩张球囊内径过大,在送入导管或支架用力过大时导致内膜损伤,导丝较硬进入假腔易造成动脉夹层等。同时也与患者本身血管病变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迂曲成角较大等。


处理:动脉夹层形成重在预防。选择合适的导管、球囊或支架,严格规范导管操作规程,有助于减少动脉夹层的发生。如发生夹层不伴有急性闭塞,及时回撤导引导管,导管内使用尼莫地平和抗血小板药物,追加肝素化,观察5~10 min后复查造影,如无明显变化可不予处理;如伴发急性闭塞,药物治疗后若无改善需进行再通治疗及支架植入覆盖撕裂内膜,术后继续相关药物治疗。

3

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

常见原因为支架移位,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导致机体的排异反应,凝血机制激活。近年来随着密网支架和可回收支架的使用,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更高。弹簧圈过度填塞、填塞不稳定、支架网眼较大等因素导致弹簧圈移位。其次,瘤颈处管壁损伤,血流动力学因素包括血管痉挛、血压过低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血栓形成。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不足也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处理发现并解除任何可能的诱因如收缩压低,近端血管痉挛狭窄。肝素化,使用替罗非班,必要时取栓及机械碎栓。对于弹簧圈移位或解旋,往往需要紧急处理,但是处理常较为困难,可使用弹簧圈捕捉系统、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以及外科手术切开取弹簧圈等方法。发生在弹簧圈解脱之前弹簧圈移位,可使用弹簧圈回收或者使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继续填塞。如果发生在弹簧圈解脱之后,或者发生解旋,但是并没有向远端血管移动,可使用支架辅助技术,稳定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也可考虑使用球囊等小心地将弹簧圈顶回动脉瘤内,以及持续抗凝、扩容和扩张血管等治疗。

4

远端皮层分支血栓形成/栓塞

主要指如大脑前动脉A3段、大脑中动脉M3段、大脑后动脉P3段等以远的分支血管,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灌注、弹簧圈或血栓脱落栓塞均可能导致远端血管的闭塞。由于远端分支血管的闭塞多数可通过软膜吻合获得代偿,且使用药物治疗后多数分支可再通,因此多数情况下经过及时的处理,远端分支血管闭塞不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但是如果大量远端分支血管血栓形成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特别是功能区的供血动脉,则仍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处理:及时发现并解除任何可能的诱因,维持灌注压,建议追加肝素化,效果不佳可使用微导管超选到闭塞部位注入替罗非班,必要时可使用支架取出弹簧圈或机械碎栓,对于脱入远端血管的弹簧圈,有些情况下还可以牺牲一些小的血管,将弹簧圈推至远端小血管。在权衡治疗方式的利弊后适时终止手术,只要有远端代偿,不必要求再通所有闭塞的血管。

5

血管主干血栓形成/栓塞

主要指如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后动脉P1段等主干血管,这些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所造成的后果较远端分支更为严重,且较难获得充足持久的代偿,与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类似,需要迅速积极处理。


处理:可参照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处理,但是要注意各种取栓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近端的动脉瘤和/或者支架。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下期精彩

点击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一)

急性ICAS闭塞(四)

急性ICAS闭塞(三)

关注作者 更多精彩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