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5日发布 | 1878阅读

“守善于心,龙行万里”武汉垂体瘤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神外资讯


时值九月,秋高气爽,“守善于心,龙行万里”武汉垂体瘤高峰论坛于2021年9月24日至25日在美丽的江城武汉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将秉承往届会议的办会宗旨,立足于垂体瘤的临床实践,以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交流内容,聚焦垂体瘤领域发展的国际前沿。大会特别邀请众多国内外著名神经外科学专家共聚一堂,并与大家共同分享国内外最新垂体瘤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成果和经验。本次会议旨在为我国垂体瘤诊疗提供一个广泛的交流、学习平台,共同分享彼此的手术技巧及诊疗,促进共同发展,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必将为进一步推动垂体瘤专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和提高垂体瘤疾病的防治及护理水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大会主席致辞














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雷霆教授致辞讲话。雷教授首先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欣慰,对远道而来参与本次大会的众多专家同道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并希望通过本次的活动,让垂体瘤诊疗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余学锋教授致辞讲话。余教授指出,垂体肿瘤的发生率实际上是非常高的,而且存在着内外科的密切合作。余教授介绍,本次大会不仅有外科方面的内容,有手术的治疗,也有围手术期的治疗,并且有一些优秀的病例展示讨论。在这里,众多专家的讨论和分享将汇聚成一片现代医学的汪洋。余教授表示,学无止境,随着目前垂体疾病的增加,我们也当多增加相关的知识学习,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论坛讨论,让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优秀的技术及经验。














理论荟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晓兵教授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臻教授共同主持了理论荟萃环节。



雷霆教授带来题为《垂体泌乳素腺瘤综合治疗》的精彩讲座。


雷教授从女性垂体PRL微腺瘤显微手术可行性(观点:手术能早即早)、术后早期功能评价、术后中期功能评价、垂体PRL大腺瘤药物治疗(能药物则首选药物)四个方面切入,并结合多例具体病例,从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不同情况下不同肿瘤的手术方案选择、术中注意事项、术后随访,用药…..多角度清晰透彻地将自己多年来关于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一些治疗经验凝练分享与各位同道。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慧玲教授带来题为《垂体瘤围手术期内科治疗》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陈教授围绕垂体激素检测的重要性、无功能腺瘤、术后新发功能减退、手术治疗、意外瘤治疗、麻醉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垂体功能障碍对麻醉手术的影响、麻醉注意事项、围手术期诊治等多方面主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为各位同仁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垂体瘤的围手术期的内科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吴哲褒教授带来题为《T-PIT TPIT谱系垂体腺瘤新亚型的发现及意义》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吴教授就此课题的研究背景、定义新亚型、TRIM65调控TPIT的泛素化降解及影响下游激素分泌、建立基于NanoBiT技术的相互作用检测体系、研究的创新和意义五个部分展开了详细的描述。吴教授表示,垂体腺瘤的分子分型与病理分型是基本匹配的(三个谱系一致),但亚类之间有分合;重新定义一类TPIT来源新亚型,转录因子TPIT高转录低表达,过半样本ACTH完全不表达(占总数1/3);通过酵母双杂交等实验鉴定并验证了TPIT的泛素化E3酶TRIM65,可对TPIT进行特异的泛素化降解;研究后续筛选了3个小分子药物,对TRIM65-TPIT这一靶点进行干预,有望治疗ACTH异常分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雁教授带来题为《难治性库欣综合征诊疗》的精彩讲座。


杨教授从两例具体病例入手,为大家分享了关于难治性库欣综合征的诊疗中一些特殊情况。总结指出,库欣不好诊断(ACTH依赖性,非依赖性,周期性,药源性,异位等),容易复发;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可靠(既往区分垂体源性还是EAS,但是目前大剂量被抑制不一定是库欣病,未被抑制不一定是EAS);IPSS有助于定位,但需要操作能力强的医师进行;以内分泌科医生为核心的脑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甚至泌外科医生的团队在库欣的治疗中很有必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小海医生带来题为《垂体腺瘤经蝶手术进阶及学习曲线》的精彩讲座。


“针对肢端肥大症的首次经蝶内镜手术,80%的微腺瘤和40-52%的大腺瘤患者获得治愈。”(《2014年美国内分泌协会肢端肥大症治疗指南》)、“长期随访,低于65%的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患者获得治愈。”(《2018年美国内分泌协会肢端肥大症治疗预后共识》)……如何帮助地市级医院的“新手”大夫们更快的成长起来?知识学习、实践积累、经验学习分享,以“老”带“新”无疑是重要的。讲座中,刘教授为大家带来初发侵袭垂体生长大激素腺瘤1例、复发性垂体生长激素腺瘤1例的案例经验分享。刘教授提到,想要缩短学习曲线,理论学习是基础,基本技能及经验积累是过程,团队和战友是保障,理解是飞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娟教授带来题为《2021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解读》的精彩讲座。


陈教授指出,肢端肥大症作为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诊治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疗科、放射影像科、眼科、病理科和妇产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多学科合作(MDT)的诊疗模式;《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强调MDT诊疗模式,强调早期筛查高危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生化缓解标准,倡导肢大患者全面规范的长期随访和并发症的规范诊治和长期随访;以卓越垂体瘤中心为目标,在《共识》的基础上,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期为后续的指南制定和更新,提供高级别证据。














治疗探讨














本环节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李俊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雁教授的主持下进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何敏教授进行了生动的病例展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德琳教授进行了生动的病例展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郭翔教授进行了生动的病例展示。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谢君辉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正锋教授就展示病例进行了讨论。



大会总结

雷霆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雷教授表示,在本次大会中,诸位专家畅所欲言,积极展示临床病例、交流诊疗经验,带来了盛大的学术盛宴,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与众多同道一起探讨学术发展,让这个大团队能够更加强大。


录播替换图.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