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2年9月26日,339年前的今天,荷兰医生、化学家和解剖学家杰拉德·布拉修斯(Gerardus Blasius)逝世。在那个技术落后、缺乏现代设备的时代,布拉修斯在神经解剖学的发展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通过对人类和动物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他发现并命名了蛛网膜,详细描述了脊髓及其灰质和白质以及脊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并将这些知识普及到大众,大大丰富了神经解剖学的基础知识。



在发现并命名蛛网膜后,布拉修斯一直未曾停止过研究解剖结构的脚步。1666年,与伦敦大火同样瞩目的就是布拉修斯出版的《神经髓鞘解剖》(Anatome Medullae Spinalis Nervorum)一书。布拉修斯在书中对119只动物的解剖结构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对比描述,其中78只用极其精密的插图进行了展示。他所展现出的解剖结构出人意料的准确和详细,书中也精准地展示了脊髓前、后根与分离出的脊髓灰质和白质的结构。布拉修斯也成为第一个清楚展现在脊髓横截面与脊髓中呈“H型”的灰质的人,因此被誉为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

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在那个缺乏前沿技术的时代,布拉修斯以自己对解剖学无与伦比的热忱,搭乘着文艺复兴的东风,在解剖学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神经科学经历了从讳莫如深到豁然开朗的艰辛历程,日后也将会一直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蛛网膜、脊髓等组织解剖学相关的文章或课程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