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创伤后癫痫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

癫痫相关的定义

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活动所造成的一过性临床表现。
具有三方面要素:
1、临床表现——感觉、运动、自主神经、意识、情感、认知等症状体征多样。
2、起始&终止的形式——突发、短暂、一过性、自限性。
3、脑部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EEG(区别于其他发作性症状)。
癫痫(epilepsy) 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部疾病。
✔非单一的疾病实体,是一种有着不同病因基础、临床表现各异但以反复癫痫发作为共同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状态。
✔临床确诊,以临床出现两次(间隔大于24小时)、非诱发性的癫痫发作。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2015年7月 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抗癫痫协会

一、创伤后癫痫相关的定义
(1)急性痫性发作(immediate seizures),发生于伤后24 h内。
(2)早期痫性发作(early seizures),发生于伤后1周内。
(3)晚期痫性发作(1ate seizures),发生于受伤1周后,即可诊断为PTE。
创伤后癫痫发作(posttraumatic seizure, PTS),PTS是指因颅脑创伤后早期(1周内)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而产生的临床痫性发作,将来不一定会发展成为PTE。
创伤后癫痫 (posttraumatic epilepsy, PTE):是指因颅脑创伤的原因,而使患者在伤后反复出现无诱发的痫性发作,是颅脑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症状性(获得性)癫痫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二、创伤后癫痫的发病率
颅脑创伤(TBI)患者的PTE整体发生率为1.9-30.0%。(国外数据4-53%)*。
国内研究,TBI伤后3年的累计PTE发病率5.0-9.8%。(国外数据伤后5年为22-43%,伤后10年以上老兵的超过50%)* 。
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PTE发生密切相关:轻型(含颅骨骨折)=2倍普通人,重型=7倍普通人。
潜伏期:颅脑损伤1年内发生PTE风险最高,以后逐降,最长达30年。
脑皮质损伤部位与PTE发生有关:颞叶癫痫57%,额叶癫痫35%,顶、枕叶癫痫各3% 。

三、创伤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致伤机制、脑损伤部位、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等。
早期癫痫样发作(PTS)的危险因素包括:GCS≤10分、PTS即刻发作、创伤后失忆≥30min、颅骨凹陷性骨折、贯通性脑外伤、硬膜下和硬膜外或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年龄≤65岁和慢性酒精中毒。
晚期癫痫(PTE)的危险因素包括:重型颅脑创伤、早期PTS、急性脑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创伤后失忆≥24h、颅骨(线性或凹陷性)骨折和年龄>65岁等。

四、创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
①颅脑损伤机械性机制:与受伤机制、原发伤的程度和脑损伤的部位等有关;
②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机制:颅脑创伤后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性氧自由基和氮氧自由基及铁盐离子等作用;
③颅脑损伤的细胞学机制:兴奋性氨基酸在细胞外堆积、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细胞外钾离子增多使细胞膜去极化,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阈值;
④基因调节:γ氨基丁酸(GABA)信号传导通路与PTE的关系密切,GABA活性降低和谷氨酸含量增加的变化可能与microRNA的调节作用有关;
⑤神经炎性反应:神经炎性反应通过Toll样受体导致海马中间神经元结构的丢失,是发生PTE的重要机制

创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神经炎性反应

创伤后癫痫的预防与治疗/【中国专家推荐】
①关于PTE的预防:由于抗癫痫药物能降低颅脑创伤后早期癫痫的发作,无法预防晚期癫痫。所以,对于PTE高危患者,推荐使用7天抗癫痫药物预防早期癫痫样发作。
②关于PTE的治疗:对于确诊PTE,建议采取及时有效的规范化抗癫痫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同时,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抗癫痫药物浓度和脑电图,减少不良反应。
③临床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PHT、VPA、PB、LTG、LEV、OXC、TPM、CBZ等。根据癫痫发作的次数和性质,选择单一药物治疗,或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④对于部分难治性癫痫(病程2年以上、经过两种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无效、每月1次以上发作),经多学科专家评估确认后,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创伤后癫痫药物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
8年时间,总共90例
术前评估:MEG-68例
PET-4例
iEEG-13例
术后疗效:70%(63例)无发作

本次学习小结
颅脑创伤后癫痫/癫痫发作较常见,重型损伤可达20%,战创伤超过50%。
创伤后癫痫有潜伏期,数周至数年,伤后1年内最高发。
创伤早期(1周内),推荐使用抗癫痫药物7天,防治癫痫发作。
创伤1周后的癫痫发作,诊断为创伤后癫痫(PTE),按癫痫病规范治疗。
作者:南总神外 林健
编辑:Alan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