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7日发布 | 1911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椎求卓越——ASCVD患者椎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手术一例

管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范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魏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只是由于累及部位不同、发病先后不一,才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要注意心脑同治,必须见心病兼治脑,见脑病同时兼顾心。有研究对连续2490例门诊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至少一侧椎动脉开口狭窄或闭塞的比例为8.2%。2019年《锁骨下/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提出 40 岁以上ASCVD 患者需要筛查椎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今天分享一例冠心病患者椎动脉重度狭窄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病例。希望临床关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状况,特别是出现脑缺血神经系统临床症状或体征时,要高度重视,进早诊断和治疗。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男,36岁;

主诉:间断头晕2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

2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站立或行走时明显,卧位时缓解,不伴眩晕、头痛、恶心,不伴肢体麻木、无力,不伴言语不清、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当时未在意未进行诊治。1周前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摔倒在地,至当地医院行头颈联合CTA示:右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局限性狭窄,建议手术治疗,遂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右椎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为诊断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

1年前因“心肌梗死”行“心脏冠脉支架术”,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个人史:

吸烟史15年,平均约20余支/天,近期戒烟。

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术前影像评估:

头颈联合CTA回示右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局限性狭窄。


术前准备

查体

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
  • 神志清,精神可,高级智能活动基本正常

  • 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运动系统及感觉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辅助检查回示:
  • 血生化:B型钠尿肽前体 180.00↑pg/mL,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试验、心肌梗死标志物等回示未见明显异常;

  • ECG:陈旧性下壁、前间壁心肌梗塞;

  • HOLTER:1.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心率动态变化正常。全程心搏总数、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均在正常范围;2.前间壁心尖部下壁异常Q波,提示急性心肌梗塞,请结合临床考虑分期;3.ST-T:呈持续性改变;4.心率变异性:在正常范围。


术前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每晚一次,一次一片;口服一周

替格瑞洛片,每日两次,一次一片;口服一周

瑞舒伐他汀,每晚一次,一次两片;口服一周

余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护胃抑酸、改善心肌循环等药物治疗。


术前血栓弹力图:

AA:94.6%,ADP:85.5%


术前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

左侧椎动脉造影

术前造影示右侧椎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

术前造影测量:狭窄远端直径4.05mm


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位于DSA手术检查台上,心电监护下,常规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局麻下,用18G穿刺针,选择右侧股动脉改良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经导丝置入8F动脉鞘,10ml肝素盐水侧壁冲管, 泥鳅导丝及多功能导管配合下将8F导引导管引至右侧锁骨下动脉,选择4.0x16mm-Maurora支架在微导丝引导下跨越狭窄处给予造影定位后,以工作压扩张后支架释放,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可,远端血流未见异常。术毕,拔出导管、固定鞘管,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神经体征无明显变化,观察后无不适返回病房。术中无特殊用药。

支架到位后再次造影确定支架位置

球囊充盈过程中可见狭窄段有束腰征


球囊完全充盈后

透视下支架打开良好

支架释放后可见支架打开良好,狭窄段明显改善,未残余明显狭窄


术  后

术前造影、术后造影比较

术前

术后


术后第三天复查脑MRI:

T2、DWI序列回示未见后循环新发梗死,给予办理出院。


出院医嘱

阿司匹林100mg,每晚一次,一次一片;

替格瑞洛片90mg,每日两次,一次一片;

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一次两片;

三月后门诊复查头颈联合CTA,根据情况调整药物。


病例总结

01

研究表明,约25%~40% 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卒中发生在后循环,后循环缺血的患者中,约1/3是由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引起,这类患者的卒中预后更差,一年后发生脑卒中或者死亡的风险高达5%~11%。现在临床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筛查已经很普遍,但椎动脉相对少,探查V1段相对容易,V2段及以上显示困难,高度依赖操作者的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做为椎动脉狭窄无创、方便和经济的初步筛查手段还是应该更普及推广,同时联合CTA和MRA进一步确诊。有研究发现出现后循环卒中的患者的基础疾病更多,常常合并了典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等。该病例中患者有冠心病史,一年前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两个多月前又出现后循环缺血相关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而且症状不断进展加重,应给予高度关注,及早诊断治疗。

02

2017ESVS指南对于椎动脉支架治疗的建议强调在最佳药物治疗仍出现症状且椎动脉狭窄程度50-99%的基础上考虑血运重建治疗。该病人因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一直降脂和双抗等规范用药治疗,后循环缺血症状仍不断加重,头颈联合CTA显示右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局限性狭窄,侧枝循环也不好。有研究表明,在首次卒中事件发生90天内,椎动脉无狭窄患者的后循环出现复发卒中及TIA事件发生率是21%,而椎动脉狭窄≥50%的患者复发卒中及TIA事件发生率高达46%。侧枝代偿欠佳,椎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卒中预后远不如预期。椎基底循环相关脑卒中的死亡率高达20-30%。所以考虑及早给病人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03

目前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支架治疗往往使用非专用支架,如肾动脉支架、冠脉支架、颅内支架或自膨式支架,由于大小长短不合适、支架材质是不锈钢或无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一年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60%。国外指南和国内专家共识推荐降低再狭窄率问题,药物涂层支架是更优的选择。Maurora是首款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系统,填补临床空白。L605钴铬合金支架平台金属抗疲劳性、抗拉强度和径向支撑力表现均更优,雷帕霉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临床研究表明: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较,可降低66%再狭窄率及临床事件的发生,同时支架采用高生物相容性氟化物涂层技术,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溶性极好,远期血栓事件发生率更低。

04

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规范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是基础,这有利于降低支架再狭窄及卒中的发生率。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降压、降糖、降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减重和加强锻炼等等。



Maurora®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系统


END


医生简介

管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

国家卫健委神经疾病质控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介入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放射学会常务委员

发表论文 174篇,其中 SCI收录 29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2项。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电子版、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JVIR、CVIR、ER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 Reviewer。


范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放射介入学组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

河南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研究方向为脑脊髓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从事神经介入临床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脑脊髓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介入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