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0日发布 | 1372阅读

骶管囊肿:容易被误诊的常见病

吕立权

上海长征医院

图片

骶管囊肿

骶管囊肿,或许你对这个疾病的名字有些陌生,然而它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5%~13.2%,大部分的患者根本没有症状。随着磁共振检查的普及,骶管囊肿的诊断率还会进一步增加。

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吕立权指出,很多老百姓,甚至很多医生对骶管囊肿都缺乏正确的认识,骶管囊肿在临床中被延误诊治的情况时有发生。

图片

出现这些症状
警惕骶管囊肿来袭

骶管囊肿是指位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本质为硬脊膜憩室或脊神经根袖的病理性扩张。

正常情况下,骶管内走形的马尾神经被一层薄薄的束膜紧紧包绕,束膜下腔为潜在的腔隙,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由于先天发育或后天创伤、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使局部脑脊液在静水压力增高时出现单向流动,脑脊液流入到束膜下腔,而且流入的脑脊液多于流出的脑脊液,就会使得束膜下腔逐渐扩张,从而形成囊肿。

大部分骶管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囊肿体积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的马尾神经,导致神经根刺激或损害症状,骶管骨性结构也会被侵袭破坏。

大约10%~20%的患者会出现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足外侧区疼痛、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以及性功能障碍,称为症状性骶管囊肿。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腹痛、不孕症、腿痛趾动综合征等。当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建议到医院进行腰骶椎磁共振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骶管囊肿。

个性化定制方案
科学治疗骶管囊肿

对于无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对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或者症状不明显,但是囊肿巨大已突入盆腔者,需视病情轻重和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首先是保守治疗,对于刚出现症状不久,或者症状不严重,磁共振检查发现囊肿不大,直径小于1.5厘米,而且以前也没有治疗过的患者,建议先给予保守治疗,如口服抗炎止痛药、周围神经营养药和物理疗法,同时改变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

此外,对于通过保守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或者治疗不满意,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显微镜或内镜下利用微创通道行漏口封堵+囊腔填塞术正在被广泛应用。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症状缓解满意,神经损伤风险小,术后恢复快速。

吕立权教授表示,骶管囊肿的治疗要考虑多个因素,根据患者病程、症状、囊肿大小、前期治疗反应以及患者自身意愿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疗方式,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图片

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吕立权


神经外科专家,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脑和脊髓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


医疗专长: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具备娴熟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神经外科功底,擅长脑和脊髓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包括:

(一)复杂脊柱脊髓疾病:利用显微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微创治疗椎管内肿瘤、骶管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栓系、脊髓血管畸形。

(二)颅内高难度、复杂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导航引导下内镜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的听神经瘤切除术;岩斜区和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术;功能区胶质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室内肿瘤、颅眶沟通瘤等微创手术。

(三)颅脑创伤: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的微创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昏迷催醒、脑积水、颅骨缺损),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学术任职: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重症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组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主要成就: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Neurotrauma》《Journalof Trauma》等本专业临床权威期刊发表SCI论著10篇。副主编(译)专著2部,授权专利2项。承担各类基金1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来源:家庭周刊


图片



线上咨询

患友可以在脑医咨询【找医生】服务脊髓脊柱-脊髓脊柱肿瘤病种分类下,找到对应专业方向的医生进行咨询哦!

【找医生】- 您的私密咨询室 >>


往期推荐

脊柱科普 | 十五个问题带你正确认识腰背痛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脊柱手术的疗效?

【脊髓脊柱】颈椎病,拍片子的那些事儿

【脊髓脊柱】吸烟与腰椎健康:最怕那“一缕青烟”!


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