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伤常发生于下颈椎(C3-7)。其中,50%以上位于C5-7。
多见于交通、建筑、运动等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事故。
图:颈椎损伤导致脊髓高信号
下颈椎损伤可能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及感觉异常,甚至肢体瘫痪、永久性功能障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经济负担。
图:车祸致下颈椎(C5-6)损伤、关节绞锁脱位

2020年,Salman Sharif等组成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脊柱委员会编写的《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WFNS Spine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下颈椎损伤:WFNS脊柱委员会指南)中不仅提出下颈椎损伤分类和处理指南,还制定了小关节绞锁和椎动脉损伤处理方案,文章被发表在《Neurospine》。

下颈椎损伤存在多种分型,在所有的分型中,SLIC和AO Spine分型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可重复性。

2015年,Vaccaro等组成的AO Spine小组提出脊柱损伤分类系统。

该系统包括损伤形态、关节突关节损伤状态、神经功能状态和个体化治疗意见。




预防神经功能缺损,尽可能恢复神经功能,减少疼痛、减少残余畸形,恢复颈椎稳定性,最大可能保留颈椎活动能力。
尽管文献记载各不相同,但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伴有椎管完整性破坏、颈椎失稳、SLIC评分超过4分为公认的手术指征。
可直视下减压神经根和脊髓,稳定创伤节段,帮助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
1.前路手术可直接前路减压,去除腹侧压迫;侧块不稳、小关节韧带损伤也可通过前路手术处理;术后满意度高。
2.分离型和旋转型损伤很好的选择。此外,后路手术可直接复位小关节脱位。



SLIC是指导下颈椎损伤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SLIC评分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良好符合率(>90%)。
共识度:100%
MRI对下颈椎骨折精确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共识度:100%
对医生而言,SLICS学习难度低、曲线短,易于临床推广。
共识度:100%
SLICS应作为优先于其他现有分类的证据来指导治疗。
共识度:100%
SLIC评分<3的损伤,无需手术干预,颈部固定制动6-12周即可。
共识度:100%
SLIC评分>4分的损伤,建议早期手术。
共识度:100%
存在进行性神经功能损伤、功能障碍和椎管损伤的患者,建议手术。
共识度:100%
前柱严重损伤的患者,建议行前路手术。
共识度:92%
需要多节段椎体切除和损伤严重、情况复杂的患者,可考虑附加后路手术。
共识度:100%
建议合并骨质疏松或/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后路手术,但没有达成一致。
共识度:23%
如果计划经后路手术处理关节绞锁,建议术前做MRI检查。
共识度:100%
牵引有助于固定不稳定节段,帮助复位。
共识度:100%
前路手术技术在大多数急性(≤3天)关节绞锁治疗中能够获得满意效果。
共识度:82%
慢性(>2周)关节绞锁在无/无明显椎间盘脱出且不适合前路手术时,建议行后路手术。
共识度:100%
在紧急情况下,应考虑综合手术使所有绞锁关节达到复位。
共识度:100%
CTA可作为椎动脉附近骨折的筛查工具(I级)。
共识度:100%
如果CTA结果异常且存在血管内治疗条件,建议行血管造影(III级)。
共识度:79%
对于不适用于血管内治疗VAI的患者,应根据其VAI特点考虑干预(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或不干预(III级)。
共识度:93%
血管内治疗在VAI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没有推荐等级(III级)。
共识度:92%
参考文献
2.Alexander R. Vaccaro……AOSpine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jury classification system,Eur Spine J,2015,DOI 10.1007/s00586-015-3831-3.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孙树平
审校:江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