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发布 | 358阅读

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华山胶质瘤中心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化疗可以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PFS及OS。对于高级别脑胶质瘤,由于其生长及复发迅速,进行积极有效的个体化化疗会更有价值。其他药物治疗手段还包括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免疫治疗在胶质瘤领域目前尚在临床试验阶段。一般清况下,治疗方案会根据您所患胶质瘤的分类分级不同而有所不同。


目前医学实践的观点认为,无论原发还是复发脑肿瘤患者,均应接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措施的综合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安全的切除肿瘤和获得病理诊断结果,减轻肿瘤给身体造成的负荷,为放疗和化疗等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脑肿瘤化疗的原则

—般而言,用于脑肿瘤的化疗药物和用于其他全身性肿瘤的化疗药物—样,主要是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化疗成功的关键就在千肿瘤细胞在足够的时间内受到对其敏感并有足够浓度的化疗药物的作用。


是否施行化疗要根据您的个体情况而定。考虑的因素应包括年龄、病理诊断、既往的治疗、毒副反应和身体的一般情况等。


胶质瘤化疗药物概况

1、替莫唑胺(TMZ),TMZ是新型烷化剂。该药口服吸收后自动分解并形成活性的烷基化物质,使肿瘤细胞DNA甲基化,最终阻碍DNA复制启动而致细胞凋亡。该药透过血脑屏障较好,脑脊液的药物浓度几乎是血浆浓度的30%。TMZ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后与放疗同步治疗,共42天;休息—月后开始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具体方案请询问您的医生)。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便秘、疲乏以及中度的骨髓抑制,该骨髓抑制是非蓄积性的,—般1-2周内即可恢复。


2、亚硝脤类药物,包括洛莫司汀(CCNU)、卡莫司汀(BCNU)、尼莫司汀(ACNU)。该类药物主要使肿瘤细胞DNA在多个位点烷基化,导致DNA交联并发生单链或双链断裂,最终抑制DNA修复及抑制 RNA合成。该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这种毒性是延迟的和蓄积性的且有不可逆的肺纤维化。


3、丙卡巴阱(PCBZ)是一种口服烷化剂,多用于联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疲乏和皮疹。


4、长春碱及鬼臼毒类药物,长春碱类代表药物为长春新碱(VCR)和长春碱(VLB),常用于联合化疗,有一定的外周神经毒性。鬼臼毒类代表药物为依托泊昔,由于该药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弱,故多作为联合化疗的一部分,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和血液毒性。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