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产品概览
MidAccess™导引导管
厂家名称:普微森医疗
器械特点:
a. 更大内腔设计
b. 更好支持支撑性
c. 更顺畅通过迂曲血管
d. 更高性价比
e. 更丰富的尺寸选择
设计特点
内层:PTFE层,摩擦阻力小
中间加强层:镍钛丝绕簧,强度高,带记忆
外层:多种材料(Nylon、Pebax、TPU)多段设计多节段变径设计,工艺复杂,同时保证管腔之间过渡顺滑
显影:头端显影环,可增强显影效果
亲水涂层:远端涂覆亲水涂层
1. 软硬度连续变化,外径流线型设计,保证管身有良好的推送性和扭控性
2. 远端TPU材料保证远端的柔顺性
3. 镍钛材料的运用,让导管具有好的支撑性
4. PTFE内膜让管腔更顺滑,输送性更好
产品优势
1. 多器械兼容的需要
2. 大器械输送和释放的需要
3. AIS术中抽吸的需要
1. 远端血管病变
2. 多器械/大器械手术
1. 不同的弓形
2. 不同颈段迂曲
3. 不同的海绵窦弯形
4. 其他路径迂曲
自主研发、制造,降低患者的负担
1. 多术式的要求,适用不同的病变位置
2. 患者身体的差异
应用总结
适用的术式包括:
1. SWIM/Solumbra大动脉栓塞取栓技术
2. ADAPT直接抽吸首次再通技术
3. 支架植入术等
1. 动脉瘤弹簧圈直接栓塞术
2. 动脉瘤支架辅助/球囊辅助栓塞术
3. 输送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Pipeline)
4. 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
规格型号
实战应用
01
【实操案例】施洪超主任团队:普微森医疗MidAccess™导引导管助力大脑中动脉取栓一次再通典型病例分享(←点击查看原文)
专家评测:
当取栓遇到虹吸弯“窗台效应”时,非常考验中间导管的性能,支架锚定、内衬导丝、调整张力、旋转导管等都是可行的辅助手段。该病例充分体现了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更好的过弯能力。
02
【实操案例】王斌主任团队:化繁就简 |普微森医疗MidAccess™导引导管应用于后循环大负荷血栓抽吸再通(←点击查看原文)
专家评测:
这款由南京普微森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国产神经介入中间导管,除了极佳的顺应性与通过性,支撑性也相当出色,并且型号丰富适用多术式的要求。本例患者术前评估血栓负荷量大,如果用取栓支架,很难及时、有效的开通血管。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内径为5.4F,可有效的增加抽吸的力度,直接抽吸可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也可以和取栓支架配合完成“SWIM”,防止血栓崩解造成二次栓塞,并且可以提高整体血管再通率。
03
【实操案例】彭文武:普微森MidAccess™中间导管用于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点击查看原文)
专家评测:
①比如普通导引导管只能留置于颈总动脉时,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中间导管)有时候因为长度的选择,1.5m微导管头端不能从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冒出,这时候我往往“直接裸奔”,将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作为普通导引导管使用,一般通过海绵窦段、留置于左侧颈内动脉末段,能满足大部分血管内治疗的需要。
②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作为通路使用时,能很好的解决因血管迂曲而通路难以建立的情况,在处理一些如颅内动脉瘤需要行栓塞治疗时,我常常将普微森MidAccess™导引导管直接“裸奔”至相应血管,除了可以走得更远、加强支撑外,因头端柔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血管痉挛,给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