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5日发布 | 1077阅读

基于Tmax delay和再灌注状态的半暗带消耗率——DEFUSE 3研究亚组分析

郭莉丽

神介编译投稿作者

gaom

编译文章投稿作者

张磊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延长时间窗(6-16小时)的患者,与未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相比,实现mTICI3级再通使得Tmax>10s半暗带消耗率减少6倍,Tmax>6s半暗带消耗率减少10倍。对于未行血管内治疗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前循环近端大血管闭塞患者半暗带组织的最佳Tmax阈值。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hadi Yaghi, et al. Stroke. 2021 Aug 2. doi:10.1161/STROKEAHA.120.033806】



研究背景


在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患者中,基于灌注最大延迟时间(Tmax delay)的半暗带自然史与晚时间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关系尚未明确。该研究通过分析末次正常时间在6-16小时内的大血管闭塞患者Tmax delay以评估半暗带消耗率,报道如下。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DEFUSE 3试验结果进行的事后分析,纳入因前循环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距末次正常时间在6-16小时以内的患者。主要结局为半暗带消耗率,定义为(24小时MRI梗死体积-基线核心梗死体积)/(Tmax 6或10 s体积-基线核心体积)。根据脑梗死的治疗方式和mTICI将研究队列分为4类(未治疗,TICI 0-2a,TICI 2b和TICI 3),并计算每类的半暗带消耗率。



研究结果

在DEFUSE 3试验入组的患者中,141例符合纳入标准(图1;平均年龄68.3±13.6岁,女性49.7%)。141例患者中,未治疗68例,TICI 0-2a 14例,TICI 2b 44例,TICI 3 15例。各组间半暗带消耗率在Tmax>6s(P<0.001)、Tmax>10s(P=0.004)中差异显著。此外,末次正常到再灌注时间与半暗带消耗无关(P=0.971),与mTICI评分的无明显交互作用(P=0.561)。


图1. 研究流程图。DEFUSE3提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影像学评价。


保守治疗

在未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基于Tmax>6s的半暗带消耗率的中位数为53.8%(IQR,21.2%–87.7%),而基于Tmax>10s的半暗带消耗率的中位数为165.4%(IQR,56.1%–479.8%)(表1)。


血管内治疗

在达到mTICI 3再灌注的患者中,基于Tmax>6s半暗带消耗率的中位数为5.3%(IQR,1.1%–14.6%),基于Tmax>10s半暗带消耗率的中位数为25.7%(IQR,3.2%–72.1%)(表1)。在达到mTICI 2b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Tmax>6s的半暗带消耗率为30.1%(IQR,18.9%–89.3%),Tmax>10s的半暗带消耗率为117.5%(IQR,34.2%–297%)(表1)。最后,在达到TICI 0-2a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Tmax>6s时半暗带消耗率为32.1%(IQR,23.3%–113.6%),Tmax>10s时半暗带消耗率为185.3%(IQR,88.8%–347.7%)。


表1. 基于基线Tmax延迟阈值的半暗带消耗率。


未治疗组和mTICI3组患者相比,基于Tmax>6s和基于Tmax>10s的半暗带消耗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而未治疗组和mTICI0-2a组患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已。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延长时间窗(6-16小时)的患者,与未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相比,实现mTICI3级再通使得Tmax>10s半暗带消耗率减少6倍,Tmax>6s半暗带消耗率减少10倍。对于未行血管内治疗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前循环近端大血管闭塞患者半暗带组织的最佳Tmax阈值。


关注半暗带治疗

 发病24小时后持续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患者识别及其临床结局:DEFUSE 3研究事后分析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走出卒中半暗带的阴影

1.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