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5日发布 | 1743阅读

颅内动脉瘤是否稳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强联智创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达人收藏

颅内动脉瘤是否稳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


1

大量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为隐性存在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发生率为7%,在人群中发生率非常高。


同时大多数并无症状,呈隐性存在。只有少数人因为有神经系统症状做检查才被发现,大量的并不为人所知。这些隐性存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者是否安全呢?


其实这些隐性存在UIA患者,有巨大风险。虽然整体年破裂率只有1-2%,但风险很大。因为一旦破裂,非死即残,33%的死亡率,33%的致残率,只有33%的幸运者完全痊愈。现实中更多的患者是因为破裂,出现脑出血,在追因检查中才被发现。当周围朋友,突然出现动脉瘤破裂,而未被挽救或出现残疾时,人们不由发出感叹,要是早发现就好了....


因此问题的焦点转变为:这些隐性存在UIA患者有多大可能产生症状,发生破裂?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否稳定?


2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

具体含义是什么?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有三个结局:

其一为破裂,就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二为生长,就是动脉瘤在连续观察中发生动脉瘤大小上的明显变化,或形态上明显改变,具体说就是动脉瘤形态上一个方向上增长超过1mm,或二个垂直方向上各增长超过0.5mm,形态上由规则转为不规则;

其三为稳定,无破裂,无生长。


相较稳定而言,破裂与生长均为不稳定。稳定意味着,动脉瘤风险较低较小,它不会造成压迫症状,也不会破裂造成致命性、灾难性后果。而不稳定意味着,动脉瘤风险较高较大,它会造成压迫症状,有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会破裂造成致命性、灾难性后果。生长者,往往意味着后期会出现症状,同时最后的不归之路就是破裂。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与不稳定,相互对立而存在。


3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否稳定,

是动脉瘤管理的重要依据

检查发现得了颅内动脉瘤后,应该如何办,需要注意什么?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是保守观察,还是积极干预?


目前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没有相应的药物治疗,除了观察外,就是手术,手术干预包括外科夹闭动脉瘤或介入栓塞。观察有风险,但手术也有风险。

如何平衡风险?如何选择最优方案?我们决定处理方式的依据主要是风险收益比:


1、风险:

a.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自然风险,也就是这个疾病是否稳定,自然破裂风险和生长风险有多大?在未来的生活中它发生不稳定,或者破裂,或破裂之后出现生命危险与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有多大?累积风险多大?

b.手术干预的风险有多大,手术中发生一般并发症风险有多大?严重并发症风险有多大? 哪种干预方式的风险更小?(以上两过程中风险需累加)


2、收益:

手术干预的收益有多大?这种收益能持续多久?哪种干预方式的效果更好?


在抉择时,当手术干预获益大于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疾病自然风险时(收益风险),采取手术;

反之,如果手术干预的获益小于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疾病自然风险时(收益风险),采取保守观察。


疾病自然风险是客观的,但是隐藏的,有些规律人们认识不足,但人们对其认识逐渐在加深;

手术干预风险受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身体状态和动脉瘤疾病本身的个体性,还有医院硬件条件的支持度和术者的经验多少及对合理方案的最优选择。因此在做最后决定时,完全是个体化的,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基于自己的经验做出的最优判断。


现实的情况,面对同一例患者,不同的医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甚至会明显不一致。


关键问题:是否能够精准地判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成为关键问题。

PHASES破裂风险量表




ELAPSS生长风险量表


4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稳定性评估有据可循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评估,靠谱吗?

对于疾病的未来风险,能做到准确预测吗?它是基于什么?

首先,这个回答是肯定的,靠谱。其核心是基于数据,以及数据分析。


目前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分析,有两类研究方式。


其一是纵向研究,主要是基于长期、大量的、连续观察性数据,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没有采用干预措施时,做连续的观察,1年、2年、5年甚至有10年和终生的观察,一旦破裂或生长或失访就停止观察,作为最后的结果;


其二是横断面研究,基于一个时间段收集的全部动脉瘤患者资料(包括破裂与未破裂),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疾病史)、动脉瘤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特征和动脉瘤血管壁的影像特征;


最后综合分析数据,得出稳定性相关的正负因子,最后得出一些简易量表(如PHASES、ELAPSS量表),或者一些算法和模型(IARS、RRS、人工智能模型)来做综合判断。


整体上,基于大量真实数据分析的这些量表与模型是可以做到相对准确的稳定性评估。

这个预测与评估,有科学依据,它是基于数据与模型而做出的精准判断。




科普结束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科普文章投稿请发送至邮箱help@medtion.com

邮件主题“科普投稿+文章标题”

请在邮件最后附上您的联系方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