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5日发布 | 1554阅读
颅底和内镜

无功能垂体瘤在内镜下经蝶手术后的垂体功能情况

杨涛

安康市中心医院

赵天智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花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的Andrew S. Little等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6个美国垂体瘤诊疗中心在内镜下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成人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患者进行分析,并于术后6个月评估垂体功能。结果发表于2019年11月的《J Neurosurg》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ittle AS, et al. J Neurosurg. 2019 Nov 15;1-7. doi: 10.3171/2019.8.JNS191012.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的Andrew S. Little等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6个美国垂体瘤诊疗中心在内镜下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成人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患者进行分析,并于术后6个月评估垂体功能。结果发表于2019年11月的《J Neurosurg》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177例内镜下经蝶手术切除的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患者。术后69例(95.5%)患者随访6个月。其中,95例(56.2%)术前存在一个以上激素轴功能缺陷;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20例(21.1%)至少有一个激素轴功能恢复。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恢复率为29.4%(10/34例),高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恢复率11.1%(8/72例)或男性性功能减退的恢复率10.0%(5/50例)。该研究未发现任何与垂体功能恢复相关的影响因素(p≥0.20)。6个月随访时,145例患者中有14例(9.7%)新发一个以上激素轴功能障碍,166例患者中出现4例(2.4%)永久性尿崩症。新发垂体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包括肿瘤大小(p=0.009)和肿瘤侵袭Knosp 3、4级(p=0.051)。


研究结果



作者认为,经蝶垂体瘤术后的内分泌恢复是个重要的临床课题,既往研究报道24%-35%的患者至少有一个激素轴有改善,但没有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发现,少数患者在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后垂体功能可逐渐恢复,肾上腺轴功能恢复可能性最大,而男性性功能减退最难改善。至于垂体后叶功能,1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实施蝶手术,尿崩症的发生率较低,不到3%。2垂体后叶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包括肿瘤体积较大、库欣病、术中脑脊液漏、手术经验和肿瘤向鞍上侵袭等。


至于影响垂体功能恢复的因素,有人发现肿瘤侵袭和肿瘤残留是垂体功能恢复的负性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小、无脑脊液漏和无高血压是垂体功能恢复的正性预测因素。“垂体柄效应”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也是垂体功能可逆的一个指标,提示垂体泌乳素细胞仍可分泌泌乳素。


手术技巧改进也可以改善神经内分泌预后,比如内镜辅助手术、假包膜切除和选择性垂体切开等。内镜下手术的术后尿崩症发生率较低,可能是内镜下可更好地辨识垂体后叶;在库欣病患者中,假包膜切除有助于鉴别正常垂体,彻底切除肿瘤。还有人发现,在正常垂体上选择性地切开可能避免对正常垂体过多牵拉,降低术后尿崩症的发生。


结论



最后研究结论认为,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垂体功能改善者相对较少,最有可能恢复的是肾上腺功能不全,永久性尿崩的总体发生率也较低。


5.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