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9日发布 | 1.0万阅读

【通桥·银蛇探囊】更高、更快、更强——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的诞生及临床应用

李强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点击视频,查看精彩回放



经典的导引导管:支撑性好,价格较低




材质偏硬,容易导致血管痉挛



头端到位低,不适合远端病变



在迂曲血管中通过性能较差



第一代远端通路导管和中间导管应运而生



代表:DAC(Stryker)、Neuron(Penumbra)



与普通导引导管相比,头端柔顺性增加,但并发症发生率仍比较高,如:夹层、血管破裂、载瘤血管闭塞等



以Navien为代表的第二代中间导管诞生,通过性和到位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随着取栓技术的发展,抽吸导管的概念诞生。主要特点:头端更软、输送更佳、长度更长、内径更大



AIS救治促进了通路导管的研发



第二代中间导管仍存在血管内夹层等并发症,这也是所有导管都存在的问题。




此外,中间导管的支撑力比较差,近端需加长鞘或8F Guiding做支撑,需三轴系统



三轴系统的缺点:



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既具备传统导管的近端支撑能力,又具备中间导管的远端通过能力



远端柔顺,可达海绵窦段




多功能D型头,超选更容易



一般情况下,无需长鞘辅助



缺点:对于部分II型弓或比较迂曲的血管,弓部和近端支撑力不足



DA XB在DA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升了支撑性



与三轴系统相比,双轴系统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潜在并发症发生率



国产新一代远端通路导引导管:通桥银蛇®DA



7种材料的组合带来了更优的通过性与近端支撑力


与竞品DA相比,弓部和近端支撑力更强




40°头端预塑形,主动脉弓超选更容易。0.071大内腔设计,可以兼容多种器械




105cm长度设计,器械出头更容易



通桥医疗银蛇®DA在迂曲血管中也能实现高到位





通桥医疗银蛇®DA设计特点


病例演示


CASE1

后交通动脉瘤,通桥医疗银蛇®DA直接超选,到达海绵窦段;双微导管栓塞,银蛇DA提供稳定支撑;在双微导管调整张力时,通桥医疗银蛇®DA头端并没有移位,最后放了支架,通桥医疗银蛇®DA仍能稳定支撑。术后血管形态良好,无痉挛发生。




CASE 2

桡动脉释放血流导向装置,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成角明显;通桥医疗银蛇®DA顺利到达V3段,提供稳定支撑;顺利释放血流导向装置,导管头端无移位。



CASE 3

颈内动脉释放血流导向装置,通桥医疗银蛇®DA到达海绵窦段水平段;释放支架时,头端无移位。



对于部分病例,头端超选比较困难,可以采用头端蒸汽塑形,达到很好的超选目的。



通桥医疗银蛇®DA使用注意事项:

到位足够高:在使用通桥医疗银蛇®DA时,头端一定要高到位,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至少要超过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段。


部分迂曲血管,到位困难的解决方案:

1. 双.035"导丝

2. 内衬导管+.035”导丝

3. .027"或.029"微导管+SV-5导丝


少数病例,需增强支撑力时:

1. SV-5导丝

2. 8F Guiding或6F长鞘


总结

通桥医疗银蛇®DA导引导管

远到位(可以到达海绵窦段),强支撑。

多直接超选、无需长鞘,减少近端支撑需求。

0.071大内腔设计,满足动脉瘤多种治疗需求。

抗打折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减少、缓慢扭转,附加支撑有利于改善。


术者简介


李强 副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副主任医师,师从刘建民教授。


擅长颅内动脉瘤、脑和脊髓血管畸形、烟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专委会缺血卒中外科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委员,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银蛇探囊

8.7万阅读 | 62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