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9日发布 | 1256阅读

间充质干细胞递送溶瘤病毒治疗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

朱磊

同济大学医学院

徐涛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的Michael I. Chastkofsky等应用间充质干细胞递送溶瘤病毒治疗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延长小鼠的存活期。结果发表在2021年3月的《Clin Cancer Res》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hastkofsky MI,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21 Mar 15;27(6):1766-1777. doi: 10.1158/1078-0432.CCR-20-1499. Epub 2020 Dec 3.】


研究背景




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PG)是儿童脑干胶质瘤的主要类型,预后极差,平均总生存期少于18个月,5年存活率约1%。由于DIPG呈弥漫性生长和颅内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手术和化疗效果有限。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趋向进入肿瘤细胞的能力,因此是抗癌治疗剂的极佳载体。干细胞的递送还可以延迟宿主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的Michael I. Chastkofsky等应用间充质干细胞递送溶瘤病毒治疗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延长小鼠的存活期。结果发表在2021年3月的《Clin Cancer Res》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者选用DIPG的SF8628、SF7761和DIPG007三种细胞系构建小鼠的脑干胶质瘤模型;采用载有溶瘤病毒(OV)的MSC,研究OV进入DIPG细胞,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Survivin启动子驱动OV的复制,OV通过七个赖氨酸残基纤维修饰介导的(CRAd.S.pK7)进入DIPG细胞。同时评估在放射线辐射时,MSC将OV递送至DIPG细胞的能力,检测肿瘤细胞中病毒进入后的蛋白和Survivin启动子的表达量,比较小鼠的生存期。


研究结果



与非放疗时相比,放疗显著加强MSC趋向进入DIPG细胞的能力(P<0.0001),其原因与放疗后DIPG细胞中多种趋化因子表达上调有关,包括BMPR-2、BMP4和BTC等。分析来自DIPG肿瘤组织的RNA-seq数据发现,DIPG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表面蛋白和survivin启动子强表达,从而说明OV有效地进入DIPG细胞,并进行复制。GlioVis数据库的结果显示,BIRC5(编码survivin)基因的表达量在儿童脑肿瘤中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而且随着肿瘤级别升高(P<0.0001)。MSC介导的CRAd.S.pK7治疗与分次放疗结合可显著改善DIPG肿瘤模型小鼠的存活率(P<0.0001)。


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由CRAd.S.pK7介导的载有溶瘤病毒MSC与放疗联合使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DIPG的新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1.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