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6日发布 | 2153阅读

H3F3A突变型高级别胶质瘤弥漫性脑外转移

邹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

gaom

编译文章投稿作者

邱天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儿科护理部的Sana Mohiuddin等介绍一组H3F3A突变型pHGG弥漫性脑外转移病例的临床和分子特征,文章发表于2021年5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ohiuddin S, et al. J Clin Neurosci. 2021 Jul;89:405-411. doi: 10.1016/j.jocn.2021.05.033. Epub 2021 May 27.】


研究背景




Schwartzentruber等首次报道儿童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组蛋白H3F3A突变。然而,H3F3A突变型儿童高级别胶质瘤(pHGG)出现脑外转移的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特征和分子表型均未阐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儿科护理部的Sana Mohiuddin等介绍一组H3F3A突变型pHGG弥漫性脑外转移病例的临床和分子特征,文章发表于2021年5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在线。


病例介绍



病例1 :
17岁女性,出现下肢无力伴复视三周。颅脑MRI显示右额强化病灶(图1a)。脊柱MRI提示胸椎和骨盆弥漫性增强和非增强的溶骨性病变以及软脑膜病变(LMD)(图1b)。髂骨病灶活检发现斑片状非典型细胞(表1)。重复骨髓活检结果为转移瘤p53蛋白阳性,ATRX阳性。6个月后,患者四肢剧烈疼痛再次入院;骨扫描为双侧股骨、左侧肱骨和右侧多根肋骨新发溶骨性病变(图1c)。患者接受双侧股骨和双侧髋骨的姑息性放疗(RT)。5个月后,转移至肺部,伴有明显的双侧胸腔积液(图1d)、胸壁肿块、盆腔软组织转移和双侧盆腔淋巴结肿大。盆腔软组织病变活检为胶质瘤转移(表1)。


图1. H3F3A-G34R突变型胶质瘤伴脑外转移的影像学特征。


表1. 原发和转移灶的遗传学改变


病例2:
20岁女性,头痛伴呕吐。颅脑MRI显示右侧丘脑强化病灶,病灶中心坏死(图2a)。患者行肿瘤次全切除,病理学提示DMG伴H3K27M突变型pHGG。新一代测序(NGS)显示,H3F3A(p.K28M)突变,伴TP53突变(表1)。患者接受60Gy的局部放疗,以及替莫唑胺同步化疗6周。此后,继续替莫唑胺周期性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脑和脊髓MRI显示脑内病灶增大,并出现新发颅内和脊髓LMD,以及新发溶骨性病变(图2b、c、d)。骨扫描示脊柱和右侧股骨转移性病变(图2e)。


图2. 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脑外转移的影像学特征。
 
病例3:
17岁女性,头痛伴复视2周。颅脑MRI显示累及左侧海马延伸至左侧中脑后部的强化病变,伴颅内广泛LMD(图3a)。脊柱MRI提示弥散性病变(图3b)。脑组织活检确诊DMG伴H3K27M突变pHGG。脑肿瘤NSG结果为H3F3A(p.K28M)和TP53突变(表1)。放疗后7周,患者出现呼吸短促,胸部CT发现大量胸腔积液(图3c)。胸部、腹部和骨盆CT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和胸膜多灶性结节,多发低强化肝脏病变,大网膜脂肪束与转移性病变一致(图3c、d)。胸腔积液检查为88%的恶性细胞,腹壁软组织病变活检(图3d)和皮肤活检证实为转移性H3K27M突变型pHGG。


图3. 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脑外转移的影像学特征。


结论



该研究报告3例H3F3A突变型弥漫性脑外转移pHGG的临床特征和分子表型。全面了解H3F3A突变型肿瘤的原发和转移病灶的分子特征和转移潜力,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1.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