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30日发布 | 1630阅读

【通桥·蛟龙出海】天堑变通途-蛟龙4*30长支架配合银蛇导管大脑中动脉一次再通

李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前  言


自2015年五大研究发表以来,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机械取栓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何更快更高效再通血管,是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技术和材料的进步推动介入取栓不断前进,近年来国产优秀神经介入材料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给临床医师带来更高效便捷的取栓体验,让我们来看看通桥医疗蛟龙取栓支架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在取栓实践中的表现。



缺血性卒中病例展播


病史介绍

患者:患者男性,83岁。


主诉:突发意识淡漠伴右侧肢体无力6小时。


既往史:既往房颤病史。


查体:欠合作,嗜睡状态,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光敏,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阳性。发病前MRS评分0分,入院NIHSS评分17分,ASPECT评分9分。


术前影像学检查

急诊CTA

发病6小时,CT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结合房颤病史,考虑为右侧大脑中动脉急性栓塞,NIHSS评分17分,直接进入导管室,急诊造影并行取栓术。


急诊DSA

右侧颈内动脉-M1起始部闭塞,可见截断征(Cutoff Sign),同侧大脑前动脉未向中动脉区域代偿。考虑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在微导管配合微导丝引导下将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输送至M1起始部。微导管造影证实远端通畅。


选用蛟龙取栓支架4.0×30mm,缓慢释放并回撤。支架完全释放后,等待3分钟,采用抽拉结合技术取栓。



手术操作

取出的陈旧血栓,质韧。


急诊DSA

即刻复查造影见右侧大脑中动脉再通,远端分支完全通畅,未见栓塞,mTICI分级3级。从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用时18分钟。


术后恢复

等待20分钟后,复查造影见右侧大脑中动脉通畅,远端分支无栓塞,未见血管内血栓影像及闭塞,mTICI分级3级,结束手术。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设计特点

蛟龙取栓支架


经验体会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柔软顺滑,对于老年人过于迂曲的血管,也可以轻松到达目标位置。同时,头部鱼嘴设计可以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避免因手术损伤造成血管的二次栓塞。蛟龙取栓支架推送顺畅,具有非常好的通过性和顺应性。而且,30mm长度可以使术者定位更加轻松,足够的长度及支架S形侧边螺旋上升结构可以更好的抓捕血栓,有效避免了血栓逃逸。蛟龙与银蛇的珠联璧合,是抽拉结合技术的经典组合。本例手术很好的证明了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蛟龙取栓支架非常适合高龄患者的取栓应用。



术者简介


李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介入专业工作超过20年。

主要擅长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业介入诊疗技术,特别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及颅内外动脉狭窄、急慢性闭塞的介入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