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0日发布 | 764阅读
脑血管-动脉瘤

神经血管影像速阅(69):青年卒中患者合并多种脑血管疾病—粥样硬化、小血管病、动脉瘤、VBD和FMD

陈红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基本信息

女,45岁。

主诉:发作性言语含糊半年,吞咽障碍25天。
既往高血压(28年)、糖尿病和脑卒中史。
个人史无特殊。
高血压家族史(母亲、姑姑和弟弟)。


影像资料

常规MRI


△DWI:右侧岛叶和颞顶叶大范围梗死。



△T2WI:除右侧岛叶和颞顶叶大范围梗死外,双侧基底节和放射冠区多发小的陈旧病变软化灶(陈旧腔隙性梗死),双侧侧脑室旁和皮质下脑白质改变。



△SWI:双侧基底节、丘脑和脑桥多发微出血。




△颅脑3D-TOF-MR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闭塞(橙箭),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叉部动脉瘤(红箭),以及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



△SWI: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远侧邻近管腔内可见条索状血栓低信号(黄箭)。

DSA


△DSA: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叉部动脉瘤(红箭)。




△DS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闭塞(橙箭),右侧枕动脉远端分支行程缠绕迂曲,局部管腔呈“长囊状”扩张(红箭)。



△DSA:双侧椎动脉V2段,可见相互交替的狭窄和扩张(橙色虚线框),扩张部位管径远大于正常椎动脉管径,符合纤维肌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 FMD)征象,属中膜发育不良型。

管壁MRI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部位管壁MRI(T2WI,血管断面二维扫描):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部管壁偏心增厚(橙箭),管腔极度狭小,增厚管壁信号特征符合典型粥样硬化斑块表现(T2信号不均一,可见邻近管腔的条状高信号纤维帽,其下方是低信号坏死核)。



简评


1、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发脑血管疾病案例,实属罕见。首先,右侧颞顶叶和岛叶梗死病因最终由管壁MRI确定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粥样硬化性闭塞,SWI提示闭塞远侧邻近管腔内合并血栓形成。


2、其次,颅脑MRA还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叉部动脉瘤,以及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


3、DSA在确证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同时,于双侧椎动脉V2段检测到典型的纤维肌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 FMD)征象。据文献报道,约10%的脑血管FMD位于后循环,其中大多数合并前循环FMD。而本例双侧椎动脉FMD属极为少见的情况。


4、最后,常规颅脑MRI和SWI发现多种类型脑小血管病影像改变,包括:陈旧性腔梗、微出血和脑白质改变。


5、患者长期高血压,并有糖尿病,可以解释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和广泛的脑小血管病影像改变。


6、然而,此患者还合并颅内动脉瘤、VBD和FMD,此三种管腔扩张性疾病发生于同一青年病人,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三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某一共同的先天性源头,影响了多处脑血管壁发育的完整性。最终,在后天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了同一个体的多种脑大血管疾病。


7、该患者青少年期间即患高血压,结合椎动脉FMD和高血压家族史,高度怀疑家族性FMD,并累及肾动脉(继发性高血压)。遗憾的是,因各种缘故,此患者未行肾动脉评估,以及对其他家族成员进行筛查,这是最大缺憾。

本病例表明,尽管取得很大进步,脑血管疾病还是存在许多未知领域有待深入探索,可能我们只是刚刚开始。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