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影像资料
MRA
△颈部3D-TOF-MRA:可见自右侧颈内动脉窦部后壁突入管腔的膜片样充盈缺损(橙箭)。
△颈部增强MRA:可见自右侧颈内动脉窦部后壁突入管腔的膜片样充盈缺损(橙箭),显影较3D-TOF-MRA清晰锐利。
CTA
△颈部CTA(右侧颈动脉曲面重建):可见自右侧颈内动脉窦部后壁突入管腔的膜片样充盈缺损(橙箭),显影较MRA清晰。
DSA
△DSA:可见自右侧颈内动脉窦部后壁突入管腔的膜片样充盈缺损(红箭),其他所见脑动脉未及明显异常。
管壁MRI
△颈部三维高分辨T1-SPACE平扫+增强:可见起自于右侧颈内动脉窦部后壁的膜片样组织突入管腔(红箭),呈等T1信号,并见明显强化。
简评
1、颈动脉蹼(Carotid web)是指起自颈动脉后壁的,并突入管腔内的薄膜样片状物,一般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易被误诊为粥样硬化斑块或夹层。之所以取名“蹼”,源于其“腔内的薄膜样片状物”;“蹼”的本意是“脚趾中间的薄膜”。颈动脉蹼是一种病理状态,有学者将其归为一特殊类型的纤维肌发育不良。
2、近来,对颈动脉蹼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并作为一潜在的脑卒中原因(尤其是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3、本病例表明,MRA、CTA和DSA均能通过显示典型的突入颈动脉管腔内的膜片样充盈缺损,而明确诊断颈动脉蹼。并且,这几种评估方法还是有些差别的,增强MRA不受血流模式干扰,优于3D-TOF-MRA;因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CTA优于MRA,与DSA基本相仿。
4、还鲜有文献报道过采用管壁MRI技术评估颈动脉蹼,本病例发现,突入管腔的“蹼”状膜片样组织明显强化,表明此异常组织富含血管,是潜在的炎症策源地,推测这可能是局部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膜片样组织所致的局部血流紊乱)。
5、由于相对少见,颈动脉蹼的治疗还不明确,但有少数个案报道过应用外科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