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30日发布 | 4222阅读
脑肿瘤-脑膜瘤
脑肿瘤-颅咽管瘤
脑肿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

【医疗援疆-青年说】青年医生不忘初心,以过硬的神经外科技能服务边疆百姓,献礼建党100周年特别报道

翟伟伟

王中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援疆工作存在一些困难,但必须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努力工作的时光过得很快,虽远离家乡和亲人,但在这里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伊犁各级领导的关怀,不知不觉已把伊犁当作第二故乡。援疆,既承载使命、信念,也饱含奋斗、磨砺,是一段岁月、一份荣光、一种情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翟伟伟医生如是说。


2020年4月,受江苏省委组织部选派,翟伟伟医生作为江苏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从苏州不远万里来到新疆伊犁州,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援疆工作,并担任伊犁州友谊医院卒中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


在伊犁友谊医院:


一位55岁的当地锡伯族女患者,被成功切除直径达7cm的巨大脑室肿瘤,这是当地首例将显微镜和内视镜“双镜联合”全切脑室内巨型肿瘤的手术,为伊犁地区填补了技术空白。


“谢谢您,翟医生辛苦了!是您给了我新的生命,我今后再也不哭了,要幸福的笑着”一位20岁的哈萨克族小姑娘出院前对翟伟伟医生表示感谢。住院期间,她被成功用“筷子技术”切除了一个鸡蛋大小的颅咽管瘤。


一位年轻的哈萨克族准妈妈,妊高症脑出血,翟伟伟医生在产科剖宫产后做了类切口小骨窗经侧裂清除脑血肿,母子平安!


援疆工作以来,上百位患者在翟医生的手术刀下重获健康。


病例介绍


01

颈内动脉包裹的巨大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
患者,男,51岁,回族。三年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八个月前间断头痛,20天前头痛加重伴头晕,未重视。本次就诊因意外被牛撞伤,当地医院检查脑CT意外发现颅内巨大占位。


术前MRI:巨大蝶骨嵴脑膜瘤,基底涉及蝶骨嵴、蝶骨平台、鞍结节、中颅窝底、海绵窦外侧壁、天幕缘。颈内动脉(ICA)颅内段、分叉部、大脑中动脉M1段包绕,ICA被肿瘤包裹压迫变细。

手术过程
低位翼点开颅。先处理硬膜上异常增粗的脑膜动脉,再切开硬膜。打开侧裂可见肿瘤,侧裂静脉被肿瘤长期压迫纤细。肿瘤血供丰富,总体质地韧,可视范围内早期离断肿瘤基底,分离肿瘤,根据肿瘤质地用显微剪刀、微创钨针、CUSA分块切除安全部分的肿瘤。肿瘤大部切除后,在肿瘤内后方寻找到穿出肿瘤的中动脉M1段,包绕血管部分的肿瘤质地较硬,逆着M1段用血管剥离子、显微剪刀耐心分离血管和肿瘤至颈内动脉分叉部,继续逆行追踪分离,依次可见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解剖血管的同时,逐步把分离出的安全肿瘤组织切除,切除颈内动脉后外方的肿瘤时发现动眼神经附着肿瘤包膜,予以分离、保护。再继续分离颈内动脉和肿瘤直至前床突,至此颈内动脉及分支全程解剖,可见其被肿瘤长期包裹变得纤细。术中见同侧视神经被压迫扁平,肿瘤基底侵犯涉及蝶骨嵴、蝶骨平台、鞍结节、前床突、中颅窝底、海绵窦外侧壁、天幕缘。第二间隙清除颈内动脉后方肿瘤组织后可见红色垂体柄和垂体,予保护。最后清理前床突下方可能残余的少量瘤组织,肿瘤全切。

术中图片
(1)肿瘤大部切除后,“逆行追踪法”解剖血管,在主体内后侧发现从肿瘤穿出的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沿着M1段用显微剪刀、血管剥离子逆行解剖血管至颈内动脉远段。


(2)继续逆行解剖、分离包裹颈内动脉的肿瘤组织,包裹颈内动脉的肿瘤较硬,耐心操作,最终全程解剖。其中,在第二间隙处理颈内动脉背侧肿瘤时,颜色与垂体柄类似,通过薄层膜结构将其与垂体柄分开,此处较容易误伤垂体柄。此外,术中见动眼神经附着在肿瘤表面,予以小心分离。


(3)电灼、清理颅底硬膜,检查各重要解剖结构保护完好,镜下全切肿瘤。


术后情况
无神经功能异常,MRI证实肿瘤全切,术后10日顺利出院。病理:内皮型脑膜瘤(WHO Ⅰ级)。


02

神经内镜切除颅咽管瘤
女性,57岁。S型(QST分型)颅咽管瘤。

手术过程
分离切除鞍内部分肿瘤后,打开鞍隔,逐步分离肿瘤,从垂体柄起源点将肿瘤切除,再处理鞍上少量囊壁及钙化,肿瘤全切。



术后无明显尿崩,皮质醇略低予替代治疗,余激素正常,顺利出院。病理:颅咽管瘤。

03

改良直切口切除海马区肿瘤
已完成多例耳前改良直切口切除海马区肿瘤,本次分享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男,54岁,回族。头痛伴左侧肢体乏力一月。



手术过程
暴露颞叶皮层后超声定位确认。肿瘤异型性明显,中心囊变,根据异型性可见的边界全切肿瘤。上方切至侧裂(颞极向后上约5cm),可见M1,豆纹动脉段保护分支。下至中颅底(颞极向后约5-6cm),深部可从外侧见ICA及发出的脉前动脉、视神经。

术中图片及术后CT、MRI:


术后无神经功能异常,病理:星瘤4级。进一步放化疗。


04

颞叶巨大囊性血管外皮瘤
患者,女,21岁。失语、反应迟钝、反复失忆三个月。

手术过程
肿瘤直径9.5cm,先释放囊液减压,再沿肿瘤边界分离、分块切除,血供异常丰富,实质部分较术前影像预估量大。肿瘤靠近丘脑基底节侧包裹黏连MCA的M2-M3段,且该血管发出多个分支供应肿瘤,予以离断供瘤分支、保留主干,其中M2起始部一处供瘤血管较粗、出血迅猛,止血困难,阻断后电凝止血并包裹。最后解剖并清理血管壁附着的肿瘤组织。镜下全切肿瘤。



肿瘤全切,术后失语、反应迟钝及失忆明显好转,病理:血管外皮瘤。嘱放疗,随访9个月,工作生活状态正常,未见复发。

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援疆工作以来,翟伟伟医生团队已完成复杂脑外科手术超过100例,开展新技术十余项,最开心的是用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服务了上百位新疆患者,最大感触是新疆的医疗理念在一代一代援疆人的帮扶下不断提升,感恩国家对边疆医疗事业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去年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率先装机了蔡司TIVATO 700新款手术显微镜和术中超声设备,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加持给了援疆医生更多底气去应对复杂外科手术,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王中主任寄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援疆工作一直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我们江苏省的重点工作,旨在将科室的人才送到新疆服务边疆人民群众,“遥知朔漠多风雪”,四月的江南温暖如春,四月的边疆大雪纷飞,翟伟伟医生从2020年4月入疆以来,经过援疆工作的磨砺,成长为新一代神经外科青年医生的榜样,也是我们神经外科团队的骄傲。经过几代先辈的努力,可以说当下我们中国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技能足以平视世界,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更多需要的精神“打铁”和文化自信,“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边疆地区去,”这就是青年一代神外人精神自强的最好途径。


翟伟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省第十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干部人才

现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卒中中心行政副主任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优秀援疆专家

曾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求恩”杯先进个人、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等

王中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江苏省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苏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点击进入学术主页

点击前往王中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