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外科系创伤和危重护理部的Susan E. Rowell等在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开展美国和加拿大20家创伤中心和39家急诊科的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评估创伤后2小时内入院前使用氨甲环酸对中重度TB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JAMA》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Rowell SE, et al. JAMA. 2020 Sep 8;324(10):961-974.doi: 10.1001/jama.2020.8958.】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年龄在15岁以上,GCS评分≤12和收缩压≥90mmHg的TBI住院患者。患者在TBI后2小时内随机分为三种治疗组:推注维持组(312例):入院前氨甲环酸1g推注+入院后氨甲环酸1g,8小时输注;推注组(345例):入院前氨甲环酸(2g推注)+入院后安慰剂(8小时输注);安慰剂组(n=309):入院前安慰剂推注+入院后安慰剂输注。主要终点指标:比较氨甲环酸组与安慰剂组在治疗6个月后神经功能良好率(扩展GOS评分>4,即中度残疾或恢复良好);当非对称性显著性阈值设置为0.1为受益,0.025为受损。次要终点指标,包括28天死亡率、6个月的残疾等级量表评分(无残疾0分至死亡30分)、颅内出血进展、癫痫发作和血栓栓塞症等。
研究结果
结论
最后结论为,中重度TBI患者在伤后2小时内的院前应用氨甲环酸治疗患者,并无显著改善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