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3日发布 | 1377阅读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的神经毒性

gaom

编译文章投稿作者

邱天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Sophie L. Duong等开展研究,试图明确ICI介导的NTX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文章发表于2021年1月的《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Duong SL, et al. J Neurooncol. 2021 Apr;152(2):265-277. doi: 10.1007/s11060-021-03695-w. Epub 2021 Jan 17.】


研究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适应证有望扩大。与ICI治疗相关的神经毒性(NTX)较为少见,但通常较严重,也是该疗法的潜在致死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对其还认识不足。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Sophie L. Duong等开展研究,试图明确ICI介导的NTX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文章发表于2021年1月的《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该研究分析18例恶性肿瘤患者行ICI治疗,包括使用pembrolizumab、nivolumab、atezolizumab或ipilimumab时出现的NTX。其中,4例(22%)为低级别(1-2级)NTX,14例(78%)高级别(3-4级)NTX。7例(39%)NTX与ipilimumab(抗CTLA-4)和nivolumab(抗PD-1)组合或序贯治疗有关;其次,NTX与pembrolizumab、nivolumab或atezolizumab(抗PD-1/PD-L1)和ipilimumab(抗CTLA-4)有关


研究结果



NTX临床表现,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周围神经系统(PNS)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毒性症状。从ICI治疗至发生NTX的中位时间为5周(范围1-72周)。对CNS毒性影响较多见,如中枢性脱髓鞘病变(28%)、主要损伤灰质的自身免疫性脑炎(17%)和无菌性脑膜炎(6%)。对PNS毒性占33%,其中17%重症肌无力(MG),6% MG伴肌炎和11%感觉运动神经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毒性占17%,如垂体炎。


发生神经毒性后,所有患者均暂停ICI治疗并开始给予激素,其中9例患者额外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以调节免疫力。18例患者中,16例好转。14例属3-4级NTX,其中6例死亡。3-4级NTX与预后呈负相关,是总体存活期(OS)的显著的预后不良因素(P=0.046)。在CNS与非CNS之间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P=0.202)


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ICI介导的NTX,起病早,进展迅速,病情多样,可出现损害CNS、PNS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不同临床表现。鉴于ICI治疗指证的扩大,其神经毒性的发生将更加普遍,因此治疗期间需高度警惕与ICI相关的NTX,并与潜在恶性疾病、代谢紊乱和其它治疗的并发症相鉴别。大多数ICI的神经毒性对类固醇治疗有反应,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预防NTX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者建议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随机研究,并探寻预测神经毒性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3.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