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4日发布 | 1451阅读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丁力冬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

刘建

北京天坛医院

孙瑄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刘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To Improve Sometimes,

To Communicate Often,

To Summarize Always...



病情简介


患者,女 56岁


主诉: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7个月


现病史:

患者自诉7个月前突发头痛、意识不清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A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及基底动脉瘤,当时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术后恢复可,此次为求进一步介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住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饮食可,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辅助检查:

2020-09-16辽宁盘锦市中心医院头颅CTA提示基底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狭窄。血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及尿液分析未见明显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胸部CT提示:右肺尖肺大疱,左肺上叶、右肺下叶磨玻璃样微小结节。


术前影像:


2020-09-16辽宁盘锦市中心医院头颅CTA





2020-12-07天坛医院DSA






2020-12-07天坛医院造影3D重建






术前诊断:

1.基底动脉瘤 

2.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高血压病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 qd(7天)

  氯吡咯雷片            75 mg  qd(7天)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 mg  qn (7天)


手术指征:

患者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头颅CTA提示颅内多发动脉瘤,且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伴有子瘤。


手术方案:

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


术中影像:


弹簧圈微导管到达瘤体内



第一枚弹簧圈成篮后释放支架



术后造影



手术记录:

患者全麻,多参数监护仪监测下行经右侧椎动脉入路基底尖动脉瘤支架辅助下栓塞术。全麻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改良 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置入6F动脉鞘。黑泥鳅导丝带领6F导引导管行脑动脉造影。右侧椎动脉造影见: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瘤体5.3 mmx6.5 mm,瘤体有分叶,瘤颈宽颈;经右侧股动脉鞘,黑泥鳅导丝带领导引导管(6F MPD)到达左侧推动脉v2段,微导丝( Synchro 0.014 in*200 cm)带领支架微导管(SL-10)到达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退出微导丝。微导丝(Synchro 0.014 in*200 cm)带领弹簧圈微导管(Echelon-10)到达动脉瘤内,退出微导丝。经弹簧圈微导管填入弹簧圈(Codman Orbit Galaxy 5 m*15 cm)成篮,成篮基本满意。经支架微导管(SL-10)输送支架(Neuroform Atlas 3.0 mm*21 mm)并释放在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至基底动脉,覆盖基底动脉瘤瘤颈,继续经弹圈微导管依次填入弹簧圈(Codman Orbit Galaxy 3 mm*6 cm, Codman Orbit Galaxy 2 mm*4 cm,ev31 mm*2 cm),间断造影确认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通畅。手术结束。右侧股动脉穿刺处用血管封堵器(Cordis Exoseal 6F)封堵,并压迫器持续压迫。术后患者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呼唤应答,对答切题,言语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安返病房,予以支持治疗、继续抗血小板治疗。手术诊断:基底动脉分叶动脉瘤。


手术材料:
 6F短鞘(泰尔茂)
 导引导管(6F MPD)
 微导丝(Synchro 0.014 inx200 cm)
 支架微导管(SL-10) 
 微导管(Echelon-10)
 弹簧圈(Codman Orbit Galaxy 5 m*15 cm, Codman Orbit Galaxy 3 mm*6 cm, Codman Orbit Galaxy 2 mm*4 cm,ev 31 mm*2 cm)

支架(Neuroform Atlas 3.0 mm*21 mm)


术者思考:

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是所有颅内动脉瘤位置最深的动脉瘤,被众多血管神经遮挡,然而它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非常高的,较之开颅手术,介入治疗是个很好的办法,介入治疗的方法对于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要有谨慎的态度,认真了解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动脉瘤的指向及动脉瘤是否有子瘤存在,对于宽颈动脉瘤,一定要用DSA三维旋转看清楚瘤颈是否偏向一侧,从而决定使用的支架类型及大小来封住瘤颈。


Neuroform Atlas支架系统是Neroform支架的新一代产品,其改进后的设计可以使支架经更细的微导管输送(Atlas可以通过0.0165 inch内径的微导管输送,而以前的支架产品一般只能通过0.027 inch内径的较粗微导管输送)。较前代Neuroform支架相比,Atlas支架在操作上易输送,通过性强,易定位、释放,释放时张力小,无明显上下移位,贴壁性好,Atlas支架具有更佳的“脚手架”作用。本例患者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偏向一侧,且瘤颈宽,使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填塞,达到满意栓塞效果。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