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MT血管再通率及减少血栓迁移事件,许多致力于完善MT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展,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DAC头端形状的相关研究。为此,来此德国美因茨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Yasemin T等学者采用开展此项研究,旨在评估漏斗状尖端导管对减少MT中血栓迁移的作用。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asemin T, et al. Sci Rep. 2020 Jan 20. doi: 10.1038/s41598-019-57315-9.】
研究背景
目前,机械取栓术(MT)已成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LVO)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策略。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已表明,与单独静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IV t-PA)溶栓相比,MT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尽管MT联合IVT桥接是治疗LVO的最新方法,但仍有其局限性。新就是流域栓塞MT术中存在的风险之一。往往是在支架回撤时,血栓向近端移位过程中发生脱落。当然远端通路导管(DAC)头端的形态也是一个原因,以往的导管头端都是圆柱形,在支架回收过程中可能因为切割作用,导致血栓破碎发生迁移。为了提高MT血管再通率及减少血栓迁移事件,许多致力于完善MT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展,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DAC头端形状的相关研究。为此,来此德国美因茨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Yasemin T等学者采用开展此项研究,旨在评估漏斗状尖端导管对减少MT中血栓迁移的作用。
研究方法
研究在体外实验环境中设置头端漏斗状导管组与头端圆柱状导管组,利用Chandler血液循环系统与猪血制作大脑中动脉(MCA)血栓模型。在该研究中,血栓被切成20mm的碎片,每组采用两种支架(Trevo XP® ProVue 3/20mm;Trevo XP® ProVue 4/20mm)各进行10次MT(每组共计20次),从而评估MT中使用头端不同形状的导管的再通率和血栓迁移率。
研究结果
在头端漏斗状导管组中,使用Trevo XP 3/20mm及Trevo XP 4/20mm的MT成功再通率均达9/10(90%),两种支架回收过程中各出现血栓脱落1次。在头端圆柱状导管组中,使用Trevo XP 3/20mm及Trevo XP 4/20mm的MT成功再通率分别达5/10(50%)及6/10(60%),其中,Trevo XP 3/20mm使用中出现4次血栓碎裂,1次血栓脱落,Trevo XP 4/20mm使用中出现2次血栓碎裂,2次血栓脱落(表1)。表2描述了该项研究中MT中血栓的类型、分布和定位。
表1. 漏斗状尖端导管组与圆柱状尖端导管组的再通率比较
表2. 血栓的病理组织学分析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在MT中头端漏斗状导管的再通率高于头端圆柱状导管,因此,未来开发此类应用器械是合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