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10%的患者在首次脑卒中后发生痴呆,而超过1/3的患者在脑卒中复发后发生痴呆,可见脑卒中与痴呆密切相关。

脑卒中后的痴呆属于脑神经疾病,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导致脑血管受压迫或遭到损伤所引起的一种病理表现。
由于老人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处于退化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病情,尽早治疗,那么还有治愈希望。而如果不重视病情,或者没有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导致病情拖延下去,再想治好脑卒中发病后的痴呆就很困难了。
研究表明,脑卒中可使痴呆风险增高至少2 倍;卒中发病后1年内的痴呆发生率范围为7.4% ~ 41.3%不等,大大提高了痴呆的可能性。

脑卒中后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晚期可能会发展为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呢?
记忆力下降:近期记忆力下降更为明显,早上吃的什么可能中午就不记得了,越是刚做过的事儿越是不记得了。
计算力下降:可能100以内的加减法都无法正确说出答案。
阅读能力下降,速度缓慢。患者无法理解本文内容,阅读能力严重衰退。
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不清晰,无法理解他人语义、找词困难或所答非所问。
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不知道目前是哪年、哪月,不知道家在哪,不认识曾经熟悉的亲朋好友。
归纳能力下降:无法从若干个方面进行归纳,从归纳的若干个方面进行理性的、深入的思考,发现其规律并加以提练。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曾经可以生活自理的老人逐渐出现无法生活自理。
失认和失用:患者不能正确的使用一部分肢体去做已形成习惯的动作。不能辨认物体,比如不知道笔是干什么的,不认识钟表。

下图是常用的老年性痴呆自评量表(注:考查的是被检测者认知功能的变化,不是目前的情况,而是相对以前“有没有改变”)
*若回答2个以上的“是”,建议加强日常观察,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脑卒中患者,尤其是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一方面预防脑卒中,一方面也可以预防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如果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定,必要时服用改善认知的药物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