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孩挤痘痘,竟挤出个微博热搜
新闻中小杨患上了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看客们一边同情女孩的不幸遭遇,一边不禁感叹:爱挤痘痘的自己,竟曾与死神无数次擦肩!
除了“挤痘痘”,引起颅内感染的生活小事还包括——
掏耳朵
是不是很可怕?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琐事,竟都能为颅内感染埋下伏笔。离我们生活如此之近的颅内感染究竟是何方“圣神”,为何还能夺人性命?
一/窥真容——
颅内感染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或炎症性疾病。此外,自身免疫力低下也可能诱发此病。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以抗生素和手术治疗为主,早期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例可治愈,但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二/识其状——
颅内感染早期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呕吐、颈项强直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意识不清甚至昏迷。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幻觉等颅压高的表现,以及记忆衰退、不认识人和路、定向力紊乱等认知功能障碍。出现以上颅内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辨真伪——
1、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谵妄、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出现颈项强直等体征;
2、影像学检查:CT或核磁共振显示脑内弥漫性水肿,病史较长的患者增强扫描时可以出现典型的环形强化;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X10^9/L,中性粒细胞大于80%;
4、脑脊液检查:行腰椎穿刺时,颅内压大于200mmHg,脑脊液呈黄色、浑浊、甚至脓性,白细胞总数高,多核白细胞大于70%,脑脊液葡萄糖含量较低,通常小于2.6mmol/L;
5、脑脊液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这是诊断颅内感染的金标准。
四/择良策——
颅内感染有哪些治疗方法?
导致颅内感染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个体化差异,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的常用药物有氯霉素、万古霉素、5-氟胞嘧啶、氟康唑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症使用。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穿刺抽脓术、导管持续引流术、切开引流术、脑脓肿切除术等。
在全身方面,要予以其他支持治疗,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调整。
总体来讲,颅内感染的病因五花八门,治疗也需多管齐下,少数患者还可能留下癫痫、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为了防于未然,一定记得打疫苗(流脑、乙脑等)、勤消毒、防虫媒、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Online Consulting
线 上 咨 询
脑医咨询邀请脑肿瘤、帕金森、垂体瘤、癫痫等脑部和脊髓脊柱疾病领域名医名家入驻【咨询大厅】,为您的健康助力。
在这里
· 您咨询的问题将得到医生的及时回复;
· 您可以看到其他患友的提问作为参考;
· 我们更为您整理了各类疾病基础知识的“常见问题”,帮您答疑解惑!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