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医咨询】患教直播课第十九期,邀请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潘灏副教授带来《面对胶质瘤,我们能做什么?》。通过本期患教科普,可以使胶质瘤的患者及家属,更深层次的掌握胶质瘤的治疗、随访复查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知识,在面对胶质瘤时不再迷茫、无措!
胶质瘤是什么?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中胶母细胞瘤占比最大,潘灏副教授讲到,在100万个人当中,就有5-8人患有恶性胶质瘤。胶质瘤发生的病因目前还尚不明确,已知的相关危险因素有:
①高剂量电离辐射;
②罕见综合征相关的基因遗传突变等。
胶质瘤有什么症状?
胶质瘤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它和所有的颅内占位性病变一样都有可能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神经局灶症状(癫痫、功能缺失等),其中神经局灶症状与肿瘤生长的部位有关,肿瘤生长的部位直接影响着此区域的功能,甚至会导致患者此区域功能的完全丧失。
胶质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针对胶质瘤的诊断,潘灏副教授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1)神经系统的查体以及神经功能的评估。
(2)影像学检查,例如CT、MRI、PET等,其中CT多用于胶质瘤的鉴别诊断,MRI在胶质瘤的诊断中应用较多,而PET则在患者肿瘤假性进展及复发时具有较高的诊疗意义。
(3)病理检查:医生依据患者的组织病理及分子病理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定性,病理检查是诊断胶质瘤的金标准。
胶质瘤有哪些治疗方法?
胶质瘤的一线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电场治疗,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胶质瘤的主要手段,术后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方法来进一步的控制肿瘤。二线治疗方法有二线化疗、抗血管、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但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来说,总体的治疗效果并不佳,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6%。
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获得标本,明确病理诊断
(2)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缓解临床症状
(3)降低肿瘤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条件
(4)维持可接受的生活质量
(5)延长患者生存期
潘灏副教授强调,为胶质瘤患者手术时有两个“最”:一、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二、最小程度的减少组织与功能损伤。无论是低级别胶质瘤还是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切除的越彻底,患者的预后就越好,生存期也会越长!手术是治疗胶质瘤的第一关,实现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离不开优秀的手术团队、精良的手术设备以及先进的手术辅助技术。
胶质瘤怎样诊断分型?
关于胶质瘤的分型,潘灏副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讲述。病理诊断一般作为胶质瘤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其特殊性,比如组织病理可以确定肿瘤细胞来源、良恶性以及肿瘤的级别,分子病理(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肿瘤基因改变,辅助诊断,提示患者预后及治疗敏感性,还可以提示可能的治疗靶点和选择方向。组织病理与分子病理之间相互补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指南明确指出应将分子病理与组织病理融合,进行整合诊断。
分子检测对患者的治疗、预后以及诊断上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在直播中,潘灏副教授讲述了分子病理检测的作用,以及检测报告的解读,并强烈建议胶质瘤的患者进行分子病理检测。
胶质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方面,潘灏副教授讲述了放疗的必要性、开始的时间以及伽马刀是否适用于胶质瘤等等。化疗方面,潘灏副教授对化疗方案(如:替莫唑胺:STUPP方案、START方案、长周期方案、剂量密度方案,PCV方案: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以及二线化疗等)的选择以及服用替莫唑胺时的注意事项等也予以了详细的讲解。
胶质瘤的电场治疗
临床试验证明,电场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胶质瘤患者早期使用电场治疗,坚持长期佩戴,再联合放化疗可能会有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
胶质瘤患者应该如果复查?
胶质瘤复发了怎么办?
胶质瘤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MRI扫描增强,必要时增加波普、灌注等序列检查。每个化疗周期前应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在神经功能评估中,家属可以学习KPS评分,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估,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尽早处理。
对于复发的胶质瘤,潘灏副教授讲到目前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患者可以参加符合入组条件的临床招募、再次手术、放化疗以及电场治疗等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胶质瘤患者及家属应该怎么做?
潘灏副教授在直播中,就患者及家属应该如何面对胶质瘤予以了详细的讲述,首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生活,适度锻炼,以保证优质的生活质量。饮食均衡,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预防控制癫痫,配合治疗,按时随访。家属应整理保存好患者的病例(出院小结、治疗经过等)、影像资料,保持与医生的联系,按时进行复查随访,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坚定的治疗决心,充分了解本地的医保及商保政策等等。
在线答疑
在直播的答疑环节中,潘灏副教授对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强调,家属应自主去学习、了解有关胶质瘤的相关知识,主动与医生保持联系,遇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
潘灏 副教授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手术与相关技术学组委员
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与神经损伤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委会委员
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胶质瘤协作组委员
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
潘灏副教授已入驻脑医咨询平台,快去向他咨询提问吧!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脑医咨询公众号
进入我的线上咨询室!
2、安全用药月 | 胶质瘤患者如何正确服用替莫唑胺?6个注意事项请记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