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活泼好动,独立及自身防护能力差,头部外伤的机会较多。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代偿能力较强,在脑受压的情况下,定位体征出现较成人晚。与成人比较,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伤情不易观察,临床表现不典型。
小儿多不具有成人颅内血肿常出现的二慢一高的特点,而往往表现为脉搏快,血压轻度偏高甚至偏低。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患儿剧烈头痛、呕吐后迅速转入昏迷。而且儿童颅内血肿大多数无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是最常见的表现。而意识障碍较明显,且呈渐进性发展,故加强意识观察尤为重要。
由于小儿颅脑代偿容积较成人相对较小,容易造成脑受压及脑疝,小儿外伤后引起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较成人明显,伤后容易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伤后除了表现为症状意识障碍渐进性发展,还容易发生恶心、呕吐。
儿童期的好动,婴儿期哭闹都是反映病情的标志。意识障碍的程度,可提示病情轻重,通过对话、呼唤姓名、以及对疼痛刺激来观察。好动的患儿突然安静不动,哭闹很凶的患儿突然无声音,都表明病情有了改变。
颅脑损伤是小儿最常见的外伤相关性致死原因,CT 检查能够较早发现颅内损伤,广泛应用于包括小儿在内的颅脑外伤患者。大约 83%~97% 的轻型颅脑外伤CT 检查结果为阴性。
由于存在X线辐射,放射学诊断是损害和效益并存,而CT的辐射剂量比X线平片要高出几百倍。据估计,小儿头颅CT平扫造成的电离辐射,对儿童有致癌作用,导致肿瘤发生率约1/5000~1/1000 ,并且随年龄减小,发生率升高。据估计,CT扫描导致的肿瘤死亡率在幼儿明显高于成人。
轻型颅脑外伤发病率高,CT主要用于排除外伤后颅内并发症,结果阳性率低,对患者亦有电离辐射损害。国外已经有多个成人小儿轻型颅脑损伤患者CT 检查适应证或CT 检查指南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性使用CT,关于小儿轻型颅脑外伤CT 检查的临床标准还不明确。据估计,CT扫描导致的肿瘤死亡率在幼儿明显高于成人,婴儿期CT的辐射相关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更高达1/1400。因此,探讨小儿轻型颅脑外伤CT 检查临床决策因素尤为重要。
头痛、颅骨骨折征象、危险的外伤机制、年龄<2 岁、意识丧失、可疑颅骨骨折、危险的外伤机制、GCS 评分<15 分、年龄≥65 岁、锁骨上损伤体征等临床表现能敏感预测颅内损伤。
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头颅CT检查适用于具备呕吐、头痛、外伤后癫痫、药物或酒精中毒、短期记忆力障碍、锁骨以上部位外伤性体征任一特点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
在颅脑外伤后,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发现有出血的病史和体征,如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频繁的头痛和呕吐、明显的贫血貌,应考虑颅内血肿的可能。若经治疗后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复查头部CT扫描,以确定有无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存在:
(1)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2)头痛、呕吐加重,面色变白(或灰)及躁动不安;
(3)逐渐出现进行性生命体征的异常改变;
(4)逐渐出现进行性脑受压的体征;
(5)首次头部CT扫描提示有脑挫裂伤病灶存在;
(6)患儿伴发低血压、低血氧等因素。此外,还应加强对本病的临床警觉性,有条件最好行颅内压监测。尽管首次头部CT扫描为阴性,此时复查头部CT尤为必要。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比如脑震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静卧1~2天,症状多能缓解,医生通常会建议这部分患儿回家观察;而更严重的情况,比如脑挫裂伤、颅内出血、外伤性脑梗塞等情况则必须要住院治疗,必要时可能还需要手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