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 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出血性卒中只占10-25%。
脑卒中如何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有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在未发生脑卒中前进行预防,控制脑卒中的可控制性危险因素,像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戒除烟酒,控制体重,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治疗心脏病房颤,凝血功能异常等。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在得了脑卒中后,再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缺血性脑卒中除了进行上述一级预防危险因素的控制外,还需要进行二级预防:需要规律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血脂,稳定斑块的药物。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需要按以上一级预防控制其危险因素,并且需要避免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脑卒中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太劳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积极配合专业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术后患者应当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包括饮食也要避免用力咀嚼或吸吮,以防血管破裂。
脑卒中的相关饮食
合理健康饮食,按时吃饭,保证营养均衡。
饮食推荐:清淡饮食;蔬菜水果:如樱桃、草莓、猕猴桃、油菜、菠菜等。适当肉类蛋白,如鱼肉、鸡蛋、牛奶等。
饮食禁忌:忌辛辣刺激、高胆固醇、高脂、高糖的食物,如肥肉、油炸、动物内脏、腌制食品等,忌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