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5日发布 | 3473阅读

“术有道 爱无限” 2021第四届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南区区域赛圆满结束

Bamboo

2021年4月23日,“术有道,爱无限”2021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南区区域赛在杭州圆满落幕。本届大赛自2021年3月1日启程以来,获得全国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同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投稿与严谨的专家评审,地、县级医院单位组和常规单位组共14个优秀病例入围,并分为上、下半场进行角逐,在南部赛区区域赛中各展风采。


直播替换图.png


主持风范


本次区域赛在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祝向东教授及英特格拉市场部唐洁经理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主席致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担任本次比赛主席。借由2021年杭州西湖神经外科论坛会议开幕之际,“术有道 爱无限”第四届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南区区域赛在杭州举办,张教授表示南区选手们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区域赛,相信今天也能够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顺利入围总决赛,期待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并感谢专家评委们的辛苦点评。


精彩病例展示

上半场赛事回顾

普宁市人民医院王晓东医师带来的是:左顶叶占位显微切除术。从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病例分析、临床诊断、手术经过、术后病理与诊断、术后复查及出院情况等几方面详细讲述了一例66岁男性患者的左侧颞顶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经过,并对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进行了文献回顾。


杭州市西溪医院崔亚辉医师带来的是:左颞叶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为60岁男性,因“反应迟钝伴语言错乱1周余”入院,增强MR提示左侧颞叶占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术前检查,在尽可能保护患者脑功能、尤其语言功能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了左颞叶胶质瘤切除,术后患者意识清,无感觉、与感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


漳州市医院邢春阳医师带来的是:功能区脑胶质瘤治疗一例。通过对病例的诊疗及手术过程的详细阐述,邢医师总结指出功能保护理念应该贯穿在个体化多模式治疗当中;手术的目的不是治愈,更多的是保留生活质量;尽管多模态手术技术的发展为胶质瘤手术带来很大帮助,但术者的经验技术仍然至关重要。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胡永珍医师带来的是:一例“特殊”胶质瘤的治疗过程。演讲中胡医师展示了该病例的电生理检测术中彩超引导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病例提示为胶质瘤WHO II级,而患者术后病理汇报为脑脓肿。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及会诊,才最终明确病理为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随后的MDT讨论为患者制定了Stupp方案的标准治疗策略。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黄国荣医师带来的是:一例胶质瘤综合治疗。这是一名中年女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手术采用右额颞入路,术中运用B超定位肿瘤大体部位,并使用术中电生理监测神经功能。目前患者化疗结束,定期进行MRI随访,神经系统未见功能缺损,生活能自理。


柳州市人民医院李世泽医师带来的是:左额胶质瘤病例分享。患者为52岁男性,因“头晕1月,记忆力下降1周”入院,结合术前多模态影像,考虑患者为左额顶高级别胶质瘤。在术中辅助技术的支持下,完成了患者最大范围安全切除,并结合患者术后分子病理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

下半场赛事回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嘉伟医师带来的是:Surgery for Right Frontal Glioma Combine with Epilepsy in 3.0T iMRI Suits。这是一名年轻的女性患者,术前多模态影像提示肿瘤靠近中央前回及皮质脊髓束。由于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病史,未采用唤醒手术,术中通过导航及超声定位病灶,通过高频电刺激确定功能区域,并使用iMRI及ECoG确保功能保留的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肿瘤。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陈凡帆医师带来的是:皮层和皮层下电刺激辅助下右侧功能区脑胶质瘤的步骤性切除。医生在临床中可能会遇到导航不准、荧光非特异性外渗或低级别胶质瘤荧光不显示等多种多样的问题,通过本病例的展示,陈医师带来了通过步骤性切除及个性化的手术设计,帮助临床医师规避仪器、设备及技术带来问题的临床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凤平医师带来的是:Awake craniotomy for dominant right frontal motor area glioma in 3T iMRI suite。结合患者左利手等具体情况,采取了唤醒手术进行右额叶运动区神经胶质瘤的切除。术中采用分块切除,并使用3T术中磁共振检查切除情况,为了保留功能,对肿瘤进行了近全切除,患者术后语言功能保留完好,肌力也逐渐恢复。


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军霞医师带来的是:多模态技术指导下岛叶胶质瘤手术。患者为70岁女性,主诉右侧肢体阵发性麻木1月。完善术前多模态影像检查,明确岛叶胶质瘤临床分型后,采用经外侧裂入路,在神经导航、超声及黄荧光显微镜辅助下,有序地完成肿瘤安全前提下最大范围切除。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功能组学对比分析,有效解释了术后相关并发症,并预测其功能康复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孙崇然医师带来的是:术中磁共振引导下高级别岛叶胶质瘤切除术。对于右侧岛叶肿瘤切除术,手术解剖关键是侧裂静脉的分离、显露岛阈、外侧豆纹动脉的识别、肿瘤内侧边界及后边界的确定等,术中同样采用了电生理监测、荧光引导及磁共振引导。术后根据患者间变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III级的病理结果,制定了放化疗方案,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冯睿医师带来的是:Mini-temporal approach resection of temporal lobe glioma。通过展示这名61岁女性患者颞叶胶质母细胞瘤切除的完整过程,冯睿医师总结指出Mini-temporal approach具有减少住院和手术时间,降低治疗成本,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美容和功能预后等优势,为颞叶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杨瑞鑫医师带来的是:Awake craniotomy resection of dominant Broca area glioma。借由这例病例的展示,杨医生带来了自己的思考,对于NMA的切除目前仍存在争议,通过结合适当的术中运动任务,考虑到神经可塑性,可能有助于判断NMA是否可以进行切除。而对于侧裂周围肿瘤的切除,血管的保护仍是重点。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正和医师带来的是:神经导航定位+荧光素钠辅助+术中B超+电生理监测下左顶叶胶质瘤显微切除术。患者为一名既往体健的37岁女性,右侧肢体感觉减退、体格检查定位明确及MRI提示功能区恶性肿瘤存在均提示患者手术指征。结合神经导航定位、荧光素钠辅助、术中B超及电生理监测,顺利完成了肿瘤的全切除。术后结合指南为患者制定了综合诊疗方案,期待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评委风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建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志雄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尤永平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白红民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陈菊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宏伟教授等8位业界大咖担当了此次比赛的评委,并给予了精彩点评。

比赛结果



柳州市人民医院李世泽医师荣获上半场赛事的第一名;漳州市医院邢春阳医师荣获上半场赛事的第二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黄国荣医师荣获上半场赛事的第三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杨瑞鑫医师荣获下半场赛事的第一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冯睿医师荣获下半场赛事的第二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凤平医师荣获下半场赛事的第三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嘉伟医师荣获下半场赛事的第四名。


总结致辞


大赛接近尾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作总结致辞。在胶质瘤手术大赛这一平台上,相信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参赛的每一位选手都精心准备、各有特色,通过选手们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细节侧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脑胶质瘤手术技术的提高。大脑中的手术有太多细节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而脑胶质瘤手术不同于其他脑部肿瘤,对脑功能的保护、脑血管的处理都值得加倍注意。今天的专家评委在点评中各抒己见,提出了各自的理念,值得选手和各位同道学习借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表示参赛选手的水平一届比一届高,脑胶质瘤手术技术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每位术者有自己的习惯,不同的单位都有自己的流程,各有值得学习之处。但对于脑胶质瘤手术,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要将医学美学贯穿在手术当中。保持手术界面的整洁,才能更好的辨识结构,带来符合医学美学、令人赏心悦目的手术作品。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陈菊祥教授为年轻人的进步感到欣慰,并感谢江涛教授多年来对中国脑胶质瘤团队的带领。通过这样的比赛,让大家学会思考脑胶质瘤手术,开始重视脑胶质瘤的治疗理念,年轻医师应该珍惜这样好的机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年轻人通过向前辈学习,终会超越前辈,拥有自己的杰出艺术品。同时,希望同道们的共同努力,让脑胶质瘤手术技术更上一层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至此,“术有道,爱无限”2021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南部赛区区域赛圆满落幕,祝贺晋级决赛的七位选手,也衷心感谢全国广大神经外科同道对本届赛事的关注与支持。本届赛事北部赛区投稿通道仍在开放中,截稿日5月1日,欢迎广大同道积极投稿!


期待您的精彩表现及优秀的作品,最终绽放于全国总决赛的舞台!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