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由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闭塞或破损,从而引发肢体瘫痪、言语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的疾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高盐饮食、运动缺乏、超重或肥胖等。细数这些危险因素,除了不可控的年龄、遗传因素以外,其他几乎都与运动有关。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罹患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据统计,40岁后的男性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低30%。

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脑的血流量。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一般说来,轻体力活动、断断续续的体育锻炼不能达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只有科学的运动才能达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一般的建议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罹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可降低 30%。
快走是指在12分钟内走完1公里的路程。增加体力活动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种,比如骑自行车、慢跑、爬山、练太极拳跳舞等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每次活动的时间在 30-60 分钟为宜,最好能长期坚持。

每周运动总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程度中度及以上就可以了。中度及以上运动程度是指,运动时心率达到120次/分钟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