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14岁,主因“突发头痛伴意识丧失20月 ”,门诊以“脑血管畸形”收入院。
既往体健。




病例分析
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位,上头架固定。
临床预后
专家介绍
手术医师
神经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6YFC1301800,“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项目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101107049310001,应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评估功能区脑血管畸形手术风险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1671129,MSK1、NLK的表达与相互作用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147120,血流动力学影响动脉瘤壁重构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作用和机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IA08B08,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多种微创治疗技术及预后因素分析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101107049310001,脑卒中急性期三项外科诊疗规范和效果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928,MMP抑制剂对原代培样脑血管畸形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及其基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41043,白细胞介素-6对人脑动静脉畸形细胞连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介入术者
医学博士,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北京市丰台区青联副主席。先后师从于刘荣耀教授、姜卫剑教授、赵继宗院士,从事脑血管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十余年,主要擅长颅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的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并在赵继宗院士、姜卫剑教授的指导下,于国内率先开展脑血管病复合手术的研究及临床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的介入及手术治疗方面研究,特别是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复合手术治疗。在SCI 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著,执笔《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专家共识》,拥有发明、实用新型等十余项专利。
博士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主要工作:参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复合手术治疗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复杂性脑血管病》(D161100003816005)和十三五重大慢病专项《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2016YFC1301800)等复合手术临床课题的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从事脑血管病、肿瘤等方面神经外科复合手术模式探索和技术创新,开展新技术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复合手术模式搭建脑血管病急诊危重症绿色通道救治体系和技术探索。
在SCI 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著,参与多部教材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