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神经科的Shashank Agarwal等研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颅脑MRI影像,评估脑室大小及白质情况。结果发表在2021年3月的《Neurocrit Car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garwal S, et al. Neurocrit Care. 2021 Mar 5;1-10. doi: 10.1007/s12028-021-01207-2.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新冠肺炎患者的神经影像学可呈现一系列改变,包括脑血管并发症(急性脑梗死、脑静脉血栓和微出血等)、脑室改变、脑灌注异常、白质改变、基底节损伤、胼胝体毒性损伤、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症、缺血缺氧性改变、毒性-代谢性改变以及硬脑膜增强。评估神经影像学改变有助于加强对颅内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神经科的Shashank Agarwal等研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颅脑MRI影像,评估脑室大小及白质情况。结果发表在2021年3月的《Neurocrit Care》在线。
研究方法
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共收治4530例鼻咽拭子PCR阳性的新冠肺炎患者,研究者从中筛选21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纳入研究。
研究结果
21例患者平均年龄63岁(IQR,50-69岁);76%患者患高血压。初始和最终MRI检查距入院时间分别为25天(IQR,17-33天)和49天(IQR,39-60天),二者间隔22天(IQR,14-30天)。入院时平均GCS评分3分(IQR,3-6分);在最终MRI检查时平均GCS评分5分(IQR,3-6分);在入院平均91天(IQR,64-101天)的平均GCS评分6分(IQR,6-12分)。所有患者最终mRS评分为4-6分,其中4分 2例(10%)、5 分13例(62%)和6 分6例(29%)。
从初始至最终MRI检查,15例(71%)患者出现双尾指数(bicaudate index,BCI)或三脑室直径增加,其中2例(13%)仅有三脑室直径增大。最终MRI检查比初始MRI检查BCI升高,分别为0.167(IQR,0.138–0.203)和0.160(IQR, 0.126–0.181)(p<0.001);初始MRI检查测得三脑室直径为6.9mm(IQR,5.4–10.3mm),最终MRI检查测得三脑室直径为7.2mm(IQR,6.4–10.8mm)(p<0.001)。
21例患者的初始MRI检查均显示白质改变,8例(38%)为Fazekas 1级,7例(33%)Fazekas 2级,6例(29%)为Fazekas 3级。最终MRI检查白质改变的分级无明显变化,但7例(33%)患者白质损伤加重,3例(14%)改善,11例(52%)无显著改变。白质损伤加重的患者比未加重患者的MRI检查间隔时间轻微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初始MRI检查出现的白质改变,包括21例(100%)脑室周围,17例(81%)靠近皮质、17例(81%)皮质下,6例(29%)脑干、6例(29%)中央前回和4例(19%)小脑。最终MRI检查显示的白质改变主要在脑室周围21例(100%)、皮质下19例(91%)、靠近皮质17例(81%)、脑干7例(33%)、中央前回5例(24%)和小脑4例(19%)。33%患者初始MRI检查脑内出现坏死性改变,最终MRI检查显示坏死性改变患者比例上升到48%(表1)。
除脑室和白质变化外,MRI成像还表现以下改变:微出血(18例)、脑梗死(5例)、皮质条带征(3例)、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出血和脑室出血(1例)以及硬脑膜强化(1例)(图1)。
结论
